最后来的是乌鸦读后感1000字( 十 )


这本书,并非仅仅是一部打开卡尔维诺初入写作的大门,同时他对于研究卡尔维诺的写作之路,也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
读《最后来的是乌鸦》,按照卡尔维诺在1969年版的前言里所说,在经过时间的跨度下,小说的顺序编排,从最初小说间的密切程度排序转变成根据那些年在三个主题上的创作主线进行归类编排 。
整本书不仅包含了三个创作主线:"抵抗运动""战后,边缘人物的基本需求""记忆文学"的文章,同时还穿插有关于对战后"情绪化"的表达,和寓言式的小说 。
我想,这是卡尔维诺的"刻意为之",也是他对自身文学初期的某种回望 。(当然,仅仅只是我个人的猜想 。)
而这样编排的意义,明显在文章的阅读过程之中,让我有着明显的逻辑感受和角度变化 。故事有着某种情绪的递进和变化,不同故事,不同角度切入的游刃有余 。他那时才20几岁也!
仿若,那些所有握在他手中的素材,如同他手中的棋子一般,下笔到位又轻柔的不露痕迹 。他将不同的日常素材,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个,让人读起来有趣,新颖,并充满"细枝末节"的情感表达的小说故事 。
虽然每个小说故事里,并没有大起大落的事件冲突,没有性格迥异的人物对立,可你的情绪的波澜,会在他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表述中,变得立体了起来 。
于我而言,我很喜欢他关于"边缘人物,生理基本需求"部分的小说故事 。现实而又日常 。
因为关于战争、战后,我们更多被接收到的信息是,战争的恐怖、战后的满目疮痍,以及重建等,大多想对宏观 。但卡尔维诺,似乎从宏观的"隙缝"里漏下去,去关注了更多,战后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关注了一些边缘性人物的需求 。这是非常难得的角度,以及他拓宽着我们对于战后世界的认识,对于人性的认识 。
而小说中的这些人物,并非是战后带来的某种极端的状态,过分疯狂或者过分压抑,他们恰恰也可以是那最为大众的一部分,他们在故事之中的某种体现,不过也是人作为人的日常 。
比如《糕点店里的盗窃案》,讲述了糕点店里,偷蛋糕的小偷,因为太过饥饿,沉浸在吃蛋糕之中,"甜"淹没了"理智",而这种淹没也弥漫在警察的身上,最后,小偷仓皇而逃离时,警察以为是某个"雀跃"的猴子 。
比如《一个士兵的奇遇》,讲述了一位士兵,借着火车的起伏,向邻座的妇人表达生理所需的心理起伏 。士兵的行为和情绪,似乎和火车的前进,联系在了一起 。卡尔维诺将某种男人对于渴望女人的需求,真实的借助火车,得以表达 。啊,这篇真的太让人上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