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读后感摘抄( 四 )


都是哪些人是反智主义的,霍夫施塔特告诉我们:最重要的的反智分子通常是“深切关怀思想的人,痴迷与这种或那种过时的或被摒弃的观念 。”反智主义的代言人中的大部分既非文盲也非愚人,而是边缘知识分子、潜在的知识分子、失去认可或充满怨愤的知识分子 。他们是半文盲当做有文化的领导者,一本正经地对待他们那引起世界瞩目的事业,具有高度的使命感 。霍夫施塔特指出,事实上,反智主义通常是伴随其他意图(通常是正当意图)的副产品 。很少有人会将自己看做思想与文化的反对者 。关于“反智主义”的对立面——“智识”和“知识分子”的界定,霍夫施塔特指出,只有那些通过自己的思想、艺术、研究和写作的创作来表现思考、批判、探索和怀疑精神的人,才能被称为是“知识分子” 。这是一个相当苛刻的标准,即便在学术界,也并非人人都能够被称为是知识分子;而在霍夫施塔特的眼中,“律师、编辑、工程师、医生,甚至某些作家”以及大学里的许多教授都不能算做是知识分子,因为他们只是“以理念为生,而不是为理念而生” 。所以,理智生活、怀疑与批判精神、对思想的崇尚、对真理的追求,不仅是“智识生活”的核心,也是“知识分子”的标志 。就反智主义,霍夫施塔特选取了宗教、政治、商业文化和教育这四个领域作为“美国生活”的主要侧面加以论证 。其中涉及到太多的美国宗教史、福音主义、原始主义、商业行为主义、平等主义等专业领域和理论分析,只能硬着头皮阅读,在其中作断章取义的摘引,有的也是碎片化理解,就兴趣点进行选择性地思考 。
如果把具有贬低理性生活、拒绝独立思考、怀疑乃至仇视“知识分子”这些特征的态度、思想、行为或文化称为“反智主义”,比照当今社会,有态度和思想吗?算得上文化吗?或许只有行为吧!而无论如何“反智”者也还是有知识、有修养的人,那么在当今社会中,具备这种素质的人又有多少呢?在对美国历史上的反智主义的讨论中,霍夫施塔特论述了宗教与“反智主义”,这与我们当今社会没有太多关联 。但其中福音派采用适合普通民众的布道方式,将《圣经》故事与民众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的做法,本人是能够接受的,却被归为了“这样做加速了宗教领域的去智识化”,信仰宗教的民众在精神上越是真诚,他们与大多数知识分子的观念就相隔越远,“因为荒谬,所以信仰” 。在这点上,个人倾向于“反智”;关于反智主义在美国政治中的出现,从书可以看出美国社会的治理越来越需要知识分子,但美国政治在体现“民主”的同时,也强化了“反智主义” 。他们自身的弱点也授人以柄,他们几乎都无一例外地衣食无忧,他们当中几乎没有出身微寒或者贫困交加的白手起家之人,他们的教育远在一般人之上 。他们没什么朋友,更没有同盟 。农民只会在他们心中激起厌恶 。他们的势力、文雅和阶级利益使他们与工人阶级和移民阶层形同陌路 。因为注定他们无法再政治上有所建树 。对此,“反智”是否属正常?“美国的事业就是商业”,霍夫施塔特在论述中告诉读者,美国人养成的做事讲求实用、相信直接的经验、反对空谈或抽象思辨的行为习惯,他们崇拜的文化英雄是自我造就的成功者与白手起家的创业致富者,由此引发了对一切不能转化为实际智慧的思考的轻视,以及对一切不能激发前进脚步的热情的鄙夷 。如果这也算“反智”的话,那“生活的要义和实质在于实践的进步”是否更令人愿意接受?在教育方面,如果用霍夫施塔特秉持的“反智主义”观点来比照当今社会,那话题就更无法再进行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