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读后感摘抄( 六 )


早在殖民地时代,起源于英国的清教主义,便在北美殖民地得以实践和发展 。清教徒在自己的祖国遭受迫害,因对英国严酷的社会现实不满而移民到美国,他们希冀按自己的意欲信仰上帝,致力于建立一个乌托邦式的重视伦理和精神生活的社会模式 。
在一定程度上,清教徒牧师是美国历史上最称得上知识分子统治阶层的,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是与掌权者关系最密切的知识分子阶层 。
而随着18世纪30-40年代大觉醒运动的到来,美国宗教的清教时代画上了句号,福音时代拉开了帷幕,以福音派为基础的奋兴派牧师乘机取代了传统的“智识派”教士 。
进入20世纪之后,福音教派也产生了内部分裂,并发起一系列“反抗现代化”的运动,美国人因此并带入一种反智主义的陷阱之中 。
总之,霍夫施塔特的研究显示,殖民地和早期美国的宗教教派之争,正是反智主义在美国的源头之一 。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读后感摘抄】【2】
第二,政治领域 。
霍夫施塔特指出,在美国建国之初,智识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个问题,那时的领导人就是知识分子,尽管这个国家的民主在发展,其国事依然主要掌握在一群贵族精英手中 。
但随着政党政治在19世纪初的兴起,“大众民主”取代了精英政治 。
到19世纪中叶,绅士阶层无论在选任岗位,还是委任岗位上,都沦落到边缘位置,大体上已经疏离于美国的政治 。
直到20世纪之后,知识分子才一方面作为专家,一方作为社会批评家,再次回归到美国政治的核心地位 。
不过,这又刺激了新一轮反智主义的兴起 。到了新政期间,知识分子与民众重新“和解”,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使得政府对专家的需求增加了 。
而1952年、1956年的两次总统大选,艾森豪威尔大败史蒂文森,是反智主义对智识的压制;至1961年肯尼迪的当选,则似乎将老罗斯福在世纪之初展现的智识与性格的结合,带回到了总统政治当中 。
霍夫施塔特最后总结,智识与权力之间关系的一个困难是,大家普遍感到,不管是与权力产生关联还是被权力贬黜无所作为,到最后智识的某些基本功能都会受到威胁 。
作为现代社会的一支力量,智识所面临的尖锐矛盾的问题,源于它既无法认可自身与权力的结合,也无法接受自己被排除在重要的政治角色之外 。
【3】
关于商业和智识,作者认为,商人的事业与知识分子的事业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内在分歧,二者致力于不同的价值体系,注定会相互冲突 。
在过去的100年里,至少有3/4的时间,商业一直受到美国知识分子的蔑视,而商人自己早就接受了这一角色,以至于商业与智识的敌对,似乎已经是自然而然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