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读后感摘抄( 八 )


本书作者理查德·霍夫斯塔特是一位历史学教授,但他的讨论却常常将哲学、政治等内容也包含在内 。
在哲学讨论中往往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讨论之前,首先需要界定讨论所涉及的关键词的含义 。
如果没能针对关键词达成一致,那讨论基本是无效的,没意义的 。
本书中的关键词无疑是反智主义,以及反智主义的对立面“智识主义”,还有本书重点讨论的对象,知识分子 。
反智主义是本书讨论的焦点,但霍夫斯塔特承认,想要定义反智主义并不容易,因为它并不是单一的主张,而是相互联系的观点的混合体 。
在斟酌之后,霍夫斯塔特给出的定义是,“是一种对知性生活及其代表人物的反感与怀疑,以及不断想要贬低知性生活价值的倾向 。”
在本书的中文序言中,有对这一定义的进一步阐释:
反智文化的特征是“贬低理性生活,拒绝独立思考、怀疑乃至仇视知识分子”;
反智主义坚持单一的意识形态,不容任何思想异见;
反智主义的通用特征是“对思想的蔑视” 。
上述对反智主义特征的概括可以让我们对反智主义有一个整体性的认知 。但同时霍夫斯塔特在书中多次强调,反智主义在美国由来已久,但它很少被视为是美国社会的主流思潮,反智主义“通常是伴随其他意图的副产品” 。
知道了反智主义的定义,那其对立面,智识主义的内涵也就呼之欲出了 。
对于智识主义,书中有一句很精彩的论述,“智识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掌握真理,而在于探求新的不确定性 。”
这一论述具有浓厚的哲学意味 。
恰如哲学家鲍德里亚所说,“当我们揭开真相的面纱时,我们绝不能相信真相仍然是真相 。因此,真相从未赤裸裸地存在 。当真实的幻觉被驱散时,我们绝不能相信真实仍然是真实 。因此,真实就是没有客观性的现实 。”
真理之后仍有真理,真相之后仍是真相,思想从来不是一种确定性,而是代表一种怀疑 。
智识主义的怀疑特性在本书的序言中也有提及:“理智生活,怀疑和批判精神,对思想的崇尚,对真理的追求,这些不仅是‘智识生活’的核心,也是‘知识分子’的标志 。”
无论是反智主义还是智识主义,其内涵中都提到了知识分子,因此知识分子也是本书重点讨论的话题 。
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本书所说的知识分子并不等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知识分子 。
我们平时谈及知识分子,往往可以和读书人等同起来,读书、学习的人都有机会被称为知识分子 。
但霍夫斯塔特对“知识分子”的定义要更为严格,“只有那些通过自己的思想、艺术、研究和写作的创作来表达思考、批判、探索和怀疑精神的人,才能被称为是知识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