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读后感摘抄( 二 )


人类社会对底层的概念都是统一的:低薪、“肮脏”、“懒惰”…一系列词语使其污名化 。弱势群体的待遇为何这么糟糕?最贫穷的人能活下来 , 为何只能是依赖当地的家庭邻居和朋友之间的社会网络?为何他们不信任基本制度甚至憎恨?值得关注的是 , 无论是英国还是中国 , 城乡问题都成为了一个重要节点 。而中国的二元制度要更为复杂和固化 。当同一圈子形成了了特有的文化 , 我们如何能打破这个壁垒?如何寻找出路?我们走了了种族和肤色的歧视 , 如今又被困在了名为“阶级”的漩涡 。新兴文化资本的形式推动了等级的分类整治 , 加剧了最不具备能力去对这些定义提出异议的人已背负的污名 , 这只会让他们未来的路更为糟糕和艰辛 。
所谓的上层占据着社会研究和媒体的中心地位 , 那些不稳定的无产者慢慢淡出公众视野 , 这限制了我们对当今社会不平等和阶级分化的认识 。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 , 只有“看见”和“承认” , 我们才能去解决问题 。尽管很多人拒绝直接承认所处群体或者阶级 , 但是不平等的程度以及它不平等地塑造人们生活机会的方式 , 意味着阶级仍然深深地存在于人们的身份中 。因为阶级意识往往不是通过理解我们是谁 , 而且通过理解我们不是谁而得到承认的 。
《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读后感(三):把一个人变成精英需要分几步?
本书的形成起源于两个主要事件 。首先 , 进入现代社会后 , 人们普遍认为 , 旧日所谓的阶级已经早已被历史的车轮碾过抛在了身后 , 如今男的都称sir , 女的都称lady , 大家手拉手make Britain great again;与此同时 , 作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的教授的作者组织了一个全英范围内的网上在线阶级调查(简称GBCS) , 只需20分钟回答几个在线问题你就能知道自己是个什么垃 。。阶级(说不定答题的时候手高手低的你就发现自己原来是个精英嘞) 。结果不查不知道 , 一查作者发现所谓阶级消失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 , 21世纪的英国不但有阶级 , 甚至有7个阶级 , 不过 作者没有在书中详述不同阶级的特征差异 , 而是把重点放到分析造成这种分层的原因方面 , 而且揭露了两端阶级的贫富差距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 。
网上查找到相关阶级的特征
该调查先后调访超过16万人 , 是英国史上迄今为止就阶级分类问题所进行的最大规模的调研 , 且至今仍在不断有新的问卷补充 , 所以样本偏差应该是比较小的——但要注意 , 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人很少很少参加 。不过文中可以看出作者认定不同阶级一个占比非常大的参考是某人所从事的职业 。这也很好理解 , 很难想象一个清洁工、出租车司机或是柜台销售能被称作精英 。至于从这样的角度切入会不会有分析偏误留待社会学专业人士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