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1000字写法怎么样?( 七 )


她,如烟花一样寂寞,似月光一般骄傲,像花瓣一样柔美 。读她的文字,常有“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的感觉 。她用笔杆轻轻揭开人生的层层帘幕,从而呈现给人们如此温情却也现实、丰富却也冷峻的1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情感世界 。
我终于明白,将有那么一天(或许那一天并不遥远),我也会如亲爱的安德烈一般伸展出知识与思想的翅膀,驾着长风,乘着飞云,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这途中,也许会有彷徨,也许会迷失前进的方向,也许会被狂风暴雨折断翅膀,但,人生是一条不归路,时光只是一个匆匆过客,注定了再疲乏,也不能停滞步伐;再困顿,也不能丧失希望 。有些时候,只能一个人流浪,一个人天涯 。只是一个人 。
任风雨来袭,我只坐拥王城 。前进途中,我仿佛感受到身后有两双眼睛,热切,充满希冀 。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12

《目送》读后感1000字写法怎么样?


对于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 。
初识龙先生是她的《野火集》,那犀利,一针见血的笔杆子给我以公民意识的启蒙 。而《目送》与野火大不相同,少了那种犀利,多了柔情,亲切与含蓄,令人感叹 。《目送》共有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 。字里行间,写尽悲欢离合,令人动容,感同身受 。这部跨三代人共读的人生之书,用流畅的笔法写出了三代人的心情 。全书以时间为轴,以亲情角色为卷,作者游走于“女儿”与“母亲”的双重角色,用细腻的情感之笔勾勒出每寸光阴中触动自己的“背影” 。
有人说《目送》就是二十一世界的《背影》 。《背影》出现在初中的课本里,只是那时年少,无法体会那感受,而今读《目送》,却心下一动,酸楚涌上心头 。一次次目送,一个个背影,我们总被悲喜交加的情感淹没 。
岁月让我们历练成长,也让我们面对离别,我们总避免不了不断的目送,被目送,徒留下一个个孤零零的背影 。反观父母,他们既为子女出人头地而欣慰,也因子女的独立而落寞 。读到龙应台描写儿子安德烈的片段时,我总会想起当初执意不让父母送我去大学,父母脸上那种莫名的失落 。父母看我消失在车站的背影与龙先生看安德烈消失在登机口背影又有何不同呢,他们的感受又有何不同呢 。送我上大学对我来说可能没什么,但是对父母来说,这可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与儿子结婚生子没什么区别,可是现在才领悟为时已晚 。做儿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