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犯了罪的人逃脱了法律的惩罚,那么谁能给与他惩罚?结束罪犯的性命是正义的裁决,还是犯罪?十二人轮流行刑,他们并不知道谁才是执行了死刑的刽子手,但又不是无迹可寻,毕竟虽然每个人都希望他死,但有这个力量能够制造致命伤口的人屈指可数 。十二人都参与了行凶,也是给与彼此的一种约束,每个人都有着所有人的把柄,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投名状”吧 。不同时代的人对于杀人复仇这种举动的看法也是不同的,电影的处理尤其凸显了这一点 。而一代代读了故事的人,恐怕也是如此,这也是小说的魅力所在 。
这场精心策划的谋杀案并不是为波洛而准备的,而他意外的闯入成为一个计划外的观众 。他的到来也让这出剧多了些情节,比如法语的回应 。波洛在提问时的语言的陷阱,不读小说有些难以理解 。作为一个只会英语和一丁点日语的我,看电影时只能意识到他说的大概不是英语,而无法了解为什么要切换语种 。虽然在解密环节波洛予以说明了,但那种后知后觉的“原来如此”和阅读时的“是这样啊”的感觉完全不同 。先看电影后看小说,同一个人物的不同形象不停地交织,对比,可也带来更多的乐趣 。
可能,在我看完所有的电影版本后再读小说会有些不同的感觉 。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怎么写?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
这本书一直都很想买,趁着前段时间当当书城打折,赶紧入了手,这本书被改编为电影多次,我看过日本2015年以及美国2017年版本的电影,第一次看完电影之后真的被震惊了很久,立刻去下载了电子小说,已经知道了真相丝毫没有削弱这部小说的乐趣,推理凶手的过程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波洛最后的选择,车上没有杀人犯,只有值得好好活下去的人 。最后波洛没有把他们送上法庭而是选择了原谅,原谅他们的仇恨 。
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名叫波洛的名侦探,接到了朋友的邀请,搭上了一辆名为“东方快车”的列车,在朋友的帮助下,意外的到了一等包厢,车厢内其他的乘客,身份各异,有老师,有军人、商人等,看起来毫无关联,在行驶过程中遇到了暴风雪,列车在夜晚被迫停在了悬崖边上,早上醒来的时候发现列车上的一位富商被谋杀了,身上有十二处伤口,波洛的朋友是这辆列车的主人,他拜托波洛破案 。波洛认真地搜集证据,询问每一个包厢的人,但是证据越来越复杂,一直无法确定嫌疑人 。波洛陷入了困惑 。更加奇怪的是,车上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有嫌疑,但是好像有没有嫌疑,每一个人似乎都在撒谎,这让这位名侦探感到深深的疑惑、最后波洛发现,原来死者是一个杀人犯,生前曾绑架并杀害了一名上校的女儿黛西,因为黛西的死,导致母亲死亡,父亲自杀,家中的仆人也因此而含冤致死,引发了一系列的悲剧 。而车上的乘客则是精心策划好要为黛西报仇的十二个人,其中有前途光明的上校,伯爵夫人、公主、女佣、汽车销售员等等,这些人都与黛西有关,为了复仇所以联合起来谋杀了富商 。
- 读《奥运精神伴我成长》有感怎么写?
- 宽恕自己读后感作文怎么写?
- 朝花夕拾读后感六年级400字怎么写?
- 三国读后感作文怎么写?
- 护理工作者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 团队凝聚力的拓展培训体会怎么写?
- 读《长袜子皮皮》有感作文怎么写?
- 难忘的一课读后感作文如何写?
- 参观校园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