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家》原文及翻译赏析怎么写?

《岘山怀古·访古登岘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 。
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 。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
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 。
【注释】
①岘首:在襄阳城南数里处 。《襄阳府志》:“襄有三岘,此山为首,故以岘首名 。”依次由南向西有岘中、岘尾之说 。凭高:登临高处 。襄中:指襄阳城一带 。李白登上岘山远望襄阳城一带 。
②“天清”二句:李白的视线是从西南诸峰移向西北而又动望的,即可能是由望楚山移向鱼梁洲的 。
③游女:指万山脚下的解佩渚的传说,即郑交甫与汉水女神之事 。山公:即山简 。
④秋兴:因秋日而感怀 。
【翻译】
登临岘山顶,寻找游览古迹,凌空看襄阳,天气晴和,远处山峰挺出,秋水枯落,沙洲更加清冷辽阔 。看到游玩的女孩在玩弄明珠,喝酒后,更加怀念魏晋时太守羊祜,看秋风萧瑟而兴叹,高大的松树也在秋夜里风中呜咽,事业何时有成 。
【鉴赏】
岘山位于襄阳城南,以山川秀美和古迹众多著称 。这是李白登岘山望襄阳而抒发怀古幽情之作 。从此诗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这次游览时间是秋日的下午到晚上之间,游览地点就在岘山 。作者登上岘山之巅而远望襄阳城,其视线顺序是由西到东,由北到南,由远到近 。此诗艺术水平在李白诗中不算出众,只不过罗列几个典故而已,技巧上也颇带匠气 。
山家 元朝
刘因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
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 。
《山家》译文
策马踏溪,搅乱了映在水中的霞影,我挥洒着衣袖,迎面吹来的微风还夹杂着飘落的花瓣 。
看到已经站在溪旁的孩童,甚使人惊奇,原来是他听到鹊声而早早出门迎接了 。
《山家》注释
山家:居住在山区的隐士之家 。
醉袖:醉人的衣袖 。
怪见:很奇怪地看到 。
溪童:站在溪旁的孩童 。
鹊声:喜鹊的鸣叫声 。
《山家》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描写赶路情形,反映了山间的优美景致和诗人的潇洒神态;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渲染出到达“山家”时的欢乐气氛 。这首小诗纯用白描,灵动有致,清新隽永 。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是写途中所见 。骑马过溪,踏乱了映在水中的霞影,点明了溪水的明澈,霞影的明丽 。迎风向前,落花堕于衣袖之上,可见春花满山 。“落花”亦点明季节 。“醉袖”中之“醉”,有为春光所陶醉之意 。马匹、溪水、明霞、落花,构成一幅美妙的“暮春山行图” 。诗人来此并非为赏风景,而是访问山家 。然而笔触所至,风景自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