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的优势》读后感精选( 四 )


此外,我最喜欢的章节便是书中内向者迷思 。内向者被认为保守胆小,其实不然 。只要是认定的事,内心是极有力量的 。我是一个内向者,但我尝试过太多极限运动,比如:蹦极、跳伞、潜水等 。我对喜爱的人和事都会勇敢追逐,只是方式或许并不张扬 。内向者也会被认为是专准主义,但其实我几年前已经是一个斜杠青年 。
我想说的是,个性其实并不会把我们真的局限住,而重点在于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个性,是否能擅于利用自己个性中的闪光点 。
打破个性的认知壁垒,认真了解自己的内心和能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 。
《内向者的优势》读后感(四):上台紧张,说话语无伦次:内向者的优势在哪里?
我们形容一个人,基本会用两个词:内向和外向 。
一般大家都会更喜欢外向的人,因为他们更活跃,更容易交谈,也更容易相处 。内向者则比较安静,一般不会主动和人交谈,甚至在需要发言的时候也会战战兢兢,不敢大声说话 。
很多的内向者都很苦恼,觉得自己身上都是缺点 。比如不好意思邀功;不好意思请人帮忙;不好意思打电话;没办法营销自己;也很难为自己争取福利 。
在内向者看来,那些外向者轻而易举做到的事情,自己却要做很多的建设,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才能有机会表达 。
那么,内向者真的不适合职场吗?他们在职场上的发展真的很差吗?
还真不是这样的,如果大家有做过了解,会知道,很多高层或者管理者其实或多或少都比较内向 。
内向者在职场上是不可或缺的,只要努力,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
内向者张瀞仁用她自己的职场经历告诉大家,内向者在职场上也有自己的优势 。她是一个极度内向者,但是在26岁的时候却进入了99%都是男性的运动经纪领域,在那里她需要大量的和人沟通,最后她却成功协助台湾五位球员与大联盟签约 。
在任职期间,还受邀参加过上百场演讲、专访,她将自己的经历与心得都写进了《内向者的优势》里面 。在书里,我们能看到她是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在职场上赢得大家的信任与喜欢,最终获得成功的 。
在她看来,内向者并不可怕,很多内向者遇到的问题外向者也会遇到,只要合理的对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
记得初中时,有次作文写得不错,老师第一次让我站在讲台上,对着全班同学的面,念我的作文 。那时我还不知道我会如此紧张 。
当摊开纸,慢慢读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的声音在颤抖,双腿在不自主地打颤,读后最后,声音俨然已经变成了哭腔,都不知道是什么撑着我把全篇念完的 。
从那之后,我特别怕当众开口,只要一站起来就会不自觉地紧张,甚至有时候知道即将需要回答问题时,腿已经提前开始发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