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纲目》读后感100字( 三 )


《资治通鉴纲目》读后感(五):【转】仓修良:《资治通鉴纲目》与纲目体
朱熹编著的《资治通鉴纲目》 , 自问世以后 , 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 上自朝庭 , 下至平民百姓 , 从中都曾得到过好处 。因此 , 不仅原著得到广为流传 , 而且还形成了一种新的史学体裁——纲目体 , 同时又产生了许多新的相关的史学著作 。然而对于这样一部史书以及在它影响之下产生的一系列著作 , 在当代史学研究中 , 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 原因在于一般总都认为它对于中国史学发展影响不大 , 因而在许多史学史专著中竟无一席之地 。笔者本人也曾有过这样的看法 , 如在1983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中 , 虽然列有一目作了介绍 , 但最后却说“尽管《纲目》在史学上没有什么价值可言 , 但其影响和流毒却是十分深远的 。”这一说法显然是很不妥当的 , 只要深入加以研究就会发现 , 该书产生以后 , 不仅新增了一种史体 , 产生了一系列纲目体的历史著作 , 更为重要的还在于为史学走向社会、走向通俗化开辟了道路 。然而这一历史现象 , 长期以来却一直被人们所忽略 。惟其如此 , 笔者在1986年受山东教育出版社委托 , 主编《中国史学名著评介》时 , 启动之前 , 曾拟订了一份收入史书目录 , 于是将朱熹的《通鉴纲目》也收入其中 , 并分别寄请多位师友征求意见 。从回馈的意见来看 , 还是很少有人同意收入此书 。面对这种情况 , 我经过再三考虑 , 还是将其收入 。并在该书《前言》中这样写道:“再如朱熹的《通鉴纲目》 , 就其思想性和史料而言 , 都很难说有多大价值 , 但由于它创立了纲目史体 , 故亦把它收入 。”但这里还仅局限于创立纲目体 , 至于由此而让史学走向社会、走向通俗化而产生的那股“纲鉴热”还是未能提及 。关于这一点 , 在今天深入研究 , 如何加以借鉴 。本文想就这些方面情况作些初步探索 , 以期达到引起人们的重视 , 也是说 , 想、以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对此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 特别要研究从“纲目体”进化到“纲鉴热”的真正原因、过程及其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影响 。一 众所周知 , 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是有两个目的 , 一是深感千余年来史书至多 , 却没有一部简明系统的通史 , 因而“诸生历年真能竟其篇第 , 毕世不暇举其大略 , 庆烦趋易 , 行将泯绝 。”于是他决心要编写一部简明的通史来解决这一矛盾 。二是这部书的编修 , 还要做到“专取关国家盛衰 , 系生民休咸 , 善可为法 , 恶可为戒者”以供君主治国施政的借鉴 。《通鉴》成书为294卷 , 约300万字 , 与原来的历代史书总计为3000万字相比 , 确实减少了十分之九 。但是 , 就是这个数字 , 毕竟还是让众多的人为之望洋兴叹 , 因为像这样数字的大书 , 要在短时间将其通读一遍还是非常困难的 。正如司马光自己所说 , 《通鉴》成书后 , 只有王胜之一人阅读过一遍 。为此 , 朱熹便考虑利用《通鉴》为基础 , 另编一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编年体史书 。当然 , 朱熹编篡《通鉴纲目》的动因并非仅仅如此 , 我们曾根据他的有关论述 , 将其概括起来 , 其实亦有两大原因:其一是《通鉴》一书部头太大 , 内容太详 。人们读了不能得其要领 , 读到后面 , 忘了前面 , 何况短时间内也无法通读完毕:其二是《通鉴》的封建正统思想还不够强 , 名分思想还不突出 , 书法褒贬还不完备 , 因此一意模仿《春秋》书法 , 亲自制订凡例 , 按照儒家的纲常名教思想 , 作为编排其内容的准则 。其书起迄 , 一依《通鉴》之旧 , 而从《通鉴》中节取事实 , 编为纲目 。纲为提要 , 顶格大书 , 模仿《春秋》;目以叙事 , 低格分注 , 模仿《左传》 。当然 , 我们说“从《通鉴》中节取事实”说明《通鉴纲目》的记事内容基本上是依据《通鉴》 , 实际上在编篡过程中 , 还是做了三方面工作 , 即删去《通鉴》繁文 , 增补《通鉴》史实 , 改正《通鉴》记载不当之处 。并不是人们所想象那样 , 全部节录《通鉴》 , 关于这一点 , 叶建华同志在《资治通鉴纲目评介》一文中曾经作过论述 , 这里笔者就从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