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纲目》读后感100字( 五 )


至于民间所以欢迎《通鉴纲目》 , 关键在于简明与通俗 , 特别是提纲挈领 , 大的事件可以做到一目了然 , 这对于那些需要了解历史的人自然方便得多了 , 特别是适合于士人的科举考试 。正如朱熹自己所说“此书无他法 , 欲其纲谨严而无脱落 , 目欲详备而不烦元耳 。”尤其是全书卷供不大 , 仅59卷 , 为《通鉴》的五分之一 , 这自然就适合广大民众的需求 , 加之统治者又大力提倡 , 因此 , 问世以后很快得以广泛流传 。特别要指出的是 , 《纲目》成书不久 , 便有遂昌(今浙江遂昌)人尹起莘著成《资治通鉴纲目发明》59卷 , 对《纲目》进行大力宣扬 , 尹氏在《纲目发明序》中说:“是书之作 , 其大经大法 , 如尊君父而讨乱贼 , 崇正统而抑懵伪 , 褒名节而黯倭邪 , 贵中国而贱夷狄 , 莫不有系于三纲五常之大 , 真所谓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立极 , 为先圣继绝学 , 为后世开太平者也 。”这些议论 , 确实做到了为《纲目》发明义首的作用 , 所以魏了翁在《通鉴纲目发明序》中说“是书若行 , 《纲目》之忠臣也 。”惟其如此 , 明清以来同样得到广泛欢迎 。王重民先生在《中国善本书提要》中曾有这样说明:“是书上自《纲目》篡成 , 仅三、四十年 , 或四、五十年 , 为发明《纲目》者第一部书 , 明清以来 , 翻刻不绝 。”其影响之大 , 于此可见 。元仁宗延祐五年(1318) , 望江人王幼学著成《资治通鉴纲目集览》59卷 。此书“取朱子《纲目》 , 悉为训话 , 引喻证释 。”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 , 永新人刘友益著成《通鉴纲目书法》59卷 。刘氏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书 , 元代历史学家揭侯斯在《刘先生墓志铭》中曾有明确的说明:“以圣人之志莫大于《春秋》 , 继《春秋》之迹 , 莫尚于《通鉴纲目》 。凡司马氏宣书而未书者 , 朱子书之:宣正而未正者 , 朱子正之 。恐朱子之意不白于天下后世 , 乃著《通鉴纲目书法》59卷 , 盖历三十年而成 。”而他在为该书所作的序中又对刘氏作此书的意图详细的论述了一番: 孔子因鲁史作《春秋》 , 以为万世之法;朱子因司马氏《通鉴》作《纲目》 , 以正百王之统 。此天地之经 , 君臣之义 , 而圣贤之心也 。世之言《春秋》者 , 自《公羊》、《谷梁》、《左氏》以下 , 无虑数十家 , 而义犹有所未明 , 疑犹有所未解者 , 鲁史不可复见 , 且圣人之制作也 , 后之羽翼《六经》者直莫如 , 朱子犹不敢言《春秋》 , 然《纲目》之作 , 非深得圣贤之旨者不能也 。故朱子不言《春秋》 , 而知《春秋》者莫如朱子 。世之言《纲目》者 , 亦无虑数十家 , 既有《春秋》为之义例 , 又有诸史可以究其本末 , 且去朱子之世为未远 , 而又有亲及其门者 。然言愈烦 , 义愈精 , 非深得朱子之意如朱子之知《春秋》者 , 不能言也 。能言未有若庐陵刘氏《纲目书法》者 , 其辞则《公羊》、《谷梁》 , 其义则《春秋》 , 而其志朱子也 。从这段议论人们可以清楚看到 , 因为有了这部《纲目》 , 还在元代朱熹已经被推上孔子以后第一人也 , 而注疏发明《纲目》的著作 , 即在元代己经有数十家之多了 , 与言《春秋》的著作也已经相当了 , 其影响之大 , 自然可以不必多言了 。由于朝廷和民间对此书都是如此重视和推崇 , 因此 , 宋元以来社会上便掀起了“《纲目》热”而这股“《纲目》热”几乎历元明清而不衰 。这样一来 , 社会需求量自然大增 , 因而公私竞相刊刻 , 从而也产生了许多不同版本 。而社会上的许多书商 , 亦乘机争相刊刻 , 大赚其钱 。为了争取读者 , 有的书商还将许多研究《纲目》著作的内容 , 汇刻于《纲目》之中出版 。据王重民先生在《中国善本书提要》中记载 , 先是宣德七年(1432) , 福建书商刘划将尹起莘《发明》、王幼学《集览》、汪光宽《考异》、徐昭文《考证》、陈济《集览正误》分别散附《纲目》每条之下或附各卷之末 , 由其同族兄弟刘宽在福建刊刻于世 。而同时杨氏清江书堂亦刻《通鉴纲目大全》59卷 , “盖杨氏见刘氏书颇获利 , 因增入刘友益《书法》 , 以与刘氏竞售 。魏氏刻是书 , 后于刘、杨二家者约十余年 , 所以仅刻《集览》与《考异》者 , 盖择其最善者而刻之 , 欲以简易斗二家之繁博也 。”可见书商们竞争之激烈己经达到如此之地步 , 而刻书之多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 , 也要指出的是 , 自元以来 , 也有一些学者著书立说 , 或对《纲目》持有微辞 , 或考证其记载史事之差误者 , 如元代何中著《通鉴纲目测海》一书 , 则是“纠《通鉴纲目》书法之异同”;明末张自勋所著《纲目续麟》 , 则论证“《纲目》一书 , 非惟分注非朱子手定 , 即正纲亦多出赵师渊手 , 并让刘友益误以晚年未定之本 , 为中年己定之本 。”清代则有陈景云《纲目订误》、冯班《纲目纠谬》、张庚《通鉴纲目释地纠谬》等 。所有这些著作中 , 有的是纠正《纲目》本身的差误 , 有的则是对研究、注释、发明《纲目》之书进行纠误或批评 , 也有的则是对《纲目》作者、书法提出疑义 。不论是那一种 , 总归都是因《纲目》而派衍出的这一书系 , 这一现象 , 以前的著作还是不多见的 。这也说明 , 尽管有最高统治者在大力提倡和宣传 , 并不影响还会存在不同的声音 。我们在上文中己经讲了 , 因为《通鉴纲目》中所讲述的思想、观点和内容 , 完全符合历代统治者的要求 , 是一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教科书 , 非常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治 , 因此 , 一直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推崇和提倡 。而作为此书的著作者朱熹 , 在整个封建社会后期 , 也就理所当然的被推上了仅次于孔子的神圣宝座 , 享受到仅次于孔子的崇高荣誉 。也由于《通鉴纲目》在编篡上确实具有它的长处 , 诸如纲举目张 , 简明扼要 , 明白易懂 , 可以做到一目了然 。这就更加适合于社会的广大人群读史的需求 , 因为在我国古代社会里 , 从启蒙教育开始 , 就是通过从读史中来求得各种知识和伦理道德 , 乃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理 , 无一不是通过学习历史而获得 。所以近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在《尊史》中说“”欲知大道 , 必先为史 。“”因此 ,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 在我国古代社会里 , 几乎人人都要学习历史 , 阅读历史 , 而《通鉴纲目》正好就成为比较合适的一部历史好教材 。特别是那些尚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士人 , 更成为他们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 。凡此种种 , 正是宋元以来社会上所以会产生“《纲目》热”的原因之所在 。四 就在“《纲目》热”的影响之下 , 明代学术界有些人很快就从中得到启示 , 并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 , 那就是社会上非常需要一种通谷易懂的历史书籍 , 于是从明代初期开始 , 就有人从《资治通鉴》和《通鉴纲目》两部书打起了主意 , 最先出现的乃是对《通鉴》进行节略 。当然 , 此事司马光自己就曾做过 , 在《通鉴》成书后 , 作过《通鉴举要历》80卷 , 《通鉴节文》60卷 , 则是以全书太详、目录太略而折中编成的 。到了南宋又有多家对《通鉴》做节要工作 , 据《中国善本书提要》的《编年类》载有《增入诸儒集议资治通鉴详节》一书 , 《提要》曰:“原书不著编辑人姓氏 。考《季苍苇藏书目》有宋版《通鉴详节》100卷 , 不著撰人;《传是楼宋元本书目》有宋大、小本《资治通鉴详节》各100卷 , 宋本下题吕东莱三字 。按《宋史·艺文志》有《吕氏家塾通鉴节要》24卷 , 此本增入名儒集议 , 当在其后 。”而《中国善本书提要》的《编年类》还载有《增入诸儒集议资治通鉴详节》一书 , 《提要》曰:“原书不著编辑人姓氏 。考《季苍苇藏书目》有宋版《通鉴详节》100卷 , 不著撰人;《传是楼宋元本书目》有宋大、小本《资治通鉴详节》各100卷 , 宋本下题吕东莱三字 。按《宋史·艺文志》有《吕氏家塾通鉴节要》24卷 , 此本增入名儒集议 , 当在其后 。”而《中国善本书提要》的《编年类》还载有《增修陆状元集百家注资治通鉴详节》 , 作者乃淳熙年间的陆唐老 , 《少微通鉴节要》、《少微家塾点校附音通鉴节要》、《增修附注资治通鉴节要续编》等多种 , 并且者为明刻本 , 特别是最后一种 , 还是“朝鲜铜活字本”可见流传之广 。元代亦曾有《通鉴节要》、《通鉴事略》等书 。到了明代 , 便有刘刻的《资治通鉴节要续编》30刊刻 。这一系列删节《通鉴》的做法说明 , 就在《通鉴纲目》流行的同时 , 人们还在探索一种简洁易读的史书 , 但目光还仅是停留在对《通鉴》的简节上面 , 这种删节的做法 , 往往不仅影响历史事件的联贯性 , 而且也免不了要影响历史发展的完整性 , 何况这都还是在前人著作上面做些简单的文章 。就如嘉靖三年(1524)刊刻的严时泰《新刊通鉴纲目等论摘题》、嘉靖十五年(1536)刊刻的戴瑕《新刊通鉴汉唐纲目经史品藻》和《宋元纲目经史品藻》 , 已经失去了简明历史的性质 , 况且也还没有摆脱对前人著作的依赖 。于是怎样编写一部为广大社会人群所接受的通俗的历史读物 , 已经成为当时社会的迫切要求 。“纲鉴”这类通俗史书 , 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 。其实只要你细阅读就可发现 , 实际上不过是“纲目体”变异而己 , 因为这一类书虽名曰“纲鉴”而其体裁仍为“纲目”而从史料记载和这类书籍的流伟来看 , 大多为有些学问的书贾自己所为 , 也有的则是邀请一些无名之士而编写 , 刊刻时则冠以某某名人所编篡 。对此 , 当代著名学者王重民先生在所撰《中国善本书提要》中 , 通过对具体书的提要撰写 , 进行了剖析 , 如在《鼎镇赵日了凡袁先生编篡古本历史大方鉴补》的《提要》是这样写的39卷 , 卷首1卷 , 12册(北大) , 明万历刻本 。原题“明赵田袁黄编 , 潭阳余象斗刊行” 。卷3《周纪》题“宋谏水司马光《通鉴》 , 考亭朱熹《纲目》 , 明赵回袁黄编篡 , 潭阳余象斗刊行 。”卷28《宋纪》题“元四明陈桂《通鉴》 , 明淳安商格《纲目》 , 赵田袁了凡先生编篡 , 潭阳余象斗刊行 。”卷末有“万历庚戊仲冬月双峰堂余氏梓行”牌记 。卷首有《凡例》云“《纲目》、《鉴》二书古未有合编者 , 合之者自荆川唐老师始” 。又云“周烈王以前 , 宋、元以后 , 《纲》、《鉴》俱未载 , 则用金履祥之《前编》 , 刘恕之《外纪》以开之于首:用陈桂之《续通鉴》 , 商辑之《续纲目》以绍之于终 。”又有韩敬序云“书历三年后成 , 而老师[指袁黄]亦以是年绝笔 , 痛哉!闽建邑余君文台 , 慷慨豪侠 , 行义好施 , 凤与袁有通盟谊 。其二三伯仲郎俱以文学名 , 而长君君及屡试辄冠 , 翩翩闽中祭酒 , 束装千里 , 来购是书 , 适师大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