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纲目》读后感100字( 四 )
二 《通鉴纲目》一书主要究竟是由谁而作 , 至今似乎还存在着不同的声音 。朱熹一生花了20余年时间 , 在友人和弟子的协助下完成了这部史学著作 , 由于生前未能正式刊行 , 又由于最后一部分的修改工作是由其学生赵师渊帮助完成 , 所以此书刊行之后 , 社会上竟然流传着《通鉴纲目》并非朱熹所撰 , 他只是制订了凡例 , 其内容全为赵师渊所作的说法 。明末张自勋作《纲目续麟》一书中己正式提出此说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作者讲得就更明确 , 并且在《纲目续麟》和《御批通鉴纲目》两书提要中都作了论述 , 尤其是后者讲得就更加具体:“朱子因司马光《资治通鉴》以作《纲目》,惟凡例一卷 , 出于手定 , 其纲皆门人依凡例而修 , 其目则全以付赵师渊 。”《四库提要》是官修的权威著作 , 既然作如此说法 , 儿乎已成定论 , 加之著名历史学家全祖望亦持此说 , 认为:“是书全出讷斋(赵师渊号) , 其本之朱子者不过凡例一通 , 余未尝有所笔削 。”于是这一说法便广为流传 。笔者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撰写《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时 , 尽管对此说并不完全相信 , 但由于自己未作过深入研究 , 也提不出相反意见 , 只是在书中写了“纲为朱熹自定 , 目为其门人赵师渊所作 。”所以要这样写 , 因为纲的编定 , 涉及到强正统、定名分问题 , 这是他不满于司马光在《通鉴》中关于正统的一些做法 , 成为他编篡此书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 , 全书大纲只有由他亲自写定 , 方能达到这一目的 , 其它弟子是无法做到的 。值得指出的是 , 全祖望所讲 , 亦并非有真凭实据 , 也是根据朱氏与赵师渊书信往来中推测出来的 。而全祖望在《书朱子(纲目)后》开头还有这样一段文字:“黄斡尝谓《纲目》仅能成编 , 朱子每以未及修补为恨 。李方子亦有‘晚岁思加更定 , 以归详密'之语 。然则《纲目》原未成之书 。其同门贺善争之 , 以为《纲目》之成 , 朱子甫渝四十 , 是后修书尚九种 , 非未成者 。又力言朱子手著 。”黄、李二人亦为朱氏弟子 , 明明讲的是“仅能成编”、“未及修补”、“思加更定 , 以归详密” , 其意很明显 , 都是讲书稿己完成 , 只是“未及修补”和“更定”而己 , 同门贺善亦争之 , 认为《纲目》“非未成者”力言朱子手著 , 但全祖望最后仅据“现朱子与赵师渊书”便得出“是书全出讷斋”的结论 。这一做法 , 无疑是过于草率 , 对于黄、李、贺三人看法既然己经征引 , 总得应该表个态吧 , 在没有任何其它证据情况下 , 便直言“但观朱子与赵师渊书 , 则是书全出纳斋 , 其本之朱子者不过凡例一通 , 余未尝有所笔削 , 是左证也 。”这一说法 , 迷惑性是相当大的 , 不知情者总都会相信 , 总以为他的结论是由朱子亲笔信所得出 , 因而对于相反的看法 , 似乎也就无需辩驳了 。问题在于朱子信中并未直截了当作过如此说法 , 而是全氏以意推求的得 , 又无其它“左证” 。何况他用朱子之信也是用来作“左证”的 , 所以我们说他这种做法不免过于草率 , 人家并未讲过“是书全出讷斋”要你“左证”什么呢?但是 , 不管怎么说 , 由于前有权威的《四库提要》唱之于前 , 又有全氏和之于后 , 《纲目》一书并非朱子“手著”便成为挥之不去的定论了 。还在上个世纪八十年末 , 叶建华同志开始研究朱熹在史学上的贡献时 , 便发现了此说之不可信 , 于是便在我主编的《中国史学名著评介》一书中 , 对《资治通鉴纲目》写了评介 。文章的第一部分就是对该书的编篡过程进行论述和考证 , 文中多次引用朱熹和好友吕祖谦讨论编修《纲目》往来书信 , 其中有淳熙元年(1174)答吕祖谦书:“近稍得暇 , 整顿得《通鉴》数卷 , 颇可观 , 欲寄未有别本 , 候来春持去求是正” 。又在淳熙五年答吕祖谦书也说:“《纲目》近亦重修及三之一 , 条理整顿 , 视前加密矣 。……但恐微细事情有所漏落 , 却失眼目 , 所以须明者一为过目耳” 。再如淳熙四年 , 答张敬夫书云:“《通鉴纲目》近再修至汉晋间 , 条例稍举 , 今亦漫录数项上呈 。但近年衰悴目昏 , 灯下全看小字不得 , 甚欲及早修篡成书 , 而多事分夺 , 无力誉写 , 未知何时可得脱稿求教耳” 。仅引朱熹以上三则给友人书信内容 , 就足以说明《四库提要》作者与全祖望所云都是绝对不可信的 。叶建华在论述该书编篡过程时 , 还特地将其分成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写成最初草稿 , 第二阶段乃为完成“净本”(初稿)时期 , 第三阶段则为最后修改定稿时期 。最后他指出:“我认为 , 朱熹编《纲目》 , 先有蔡季通、李伯谏、张元善、杨伯起等说明编成初稿 , 后有赵师渊等帮助修改整顿 。赵师渊苛《纲目》与赵、李、张、杨诸人一样 , 只能看作是朱熹编撰此书的助手 , 一切还是昕从朱熹的指导” 。可见朱熹主编《通鉴纲目》 , 决不像我们今天那些挂名主编 , 他是实际参加了该书的编撰工作 , 从制订凡例 , 到列出大纲 , 从编写初稿 , 到修改定稿 , 都有他亲自的劳动成果 , 实际上当年只差一赞之功 , 就引来身后这么多议论 。为了更加把问题说明清楚 , 叶建华同志特地于1994年在《文史》第39辑上又发表了《论朱熹主编〈纲目》一文 , 对于朱熹在编篡《通鉴纲目》中究竟做了哪些工作作了较为详细的考证和论述 , 用历史事实否定了《四库提要》的作者和全祖望所下的错误结论 。并且指出:“朱熹编《纲目》共花了20余年时间 , 是基本上定稿 , 只剩一部分修改工作未能亲自完成 。然而 , 由于《纲目》的最后一部分修改工作主要由赵师渊帮助完成 , 也由于《纲目》在朱熹生前未能正式刊行 , 所以书成之后 , 《纲目》非朱熹所提 , 朱熹于《纲目》至多只作了一个凡例 , 其内容均为赵师渊所撰的说法在社会上流传开来 。”这么一来 , 总算将长期以来后人加给朱熹关于《通鉴纲目》编修方面的不实之辞 , 作了一次清除 , 还历史以本来面貌 。由于这一不正确的说法影响非常之广 , 有必要在此再作一些概述 , 以作点适当的澄清 。三 《通鉴纲目》在朱熹在生前一直处在修改过程之中 , 直到他去世后10年 , 即嘉定三年(1210)方由弟子李方子参定刻印 , 起初纲、目、凡例还是分别刊行 , 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就曾这样说:“《通鉴纲目》59卷 , 侍讲新安朱熹元晦撰 。始 , 司马公《通鉴》有《目录举要》 。其后 , 胡给事安国康侯又修为《举要补遗》 。朱晦翁因别为义例 , 表岁以首年 , 因年以著统 , 大书以提耍 , 而分注以各言 , 自为之序 , 乾道壬辰也 。大书者为纲 , 分注者为目 , 纲如经 , 目如传 。此书尝刻于温陵 , 别其纲谓之提要 , 今板在监中 。庐陵所刊则纲目并列 , 不复别也 。”至于《纲目凡例》迟至咸淳元年(1265)方由门人王柏刻于金华 , 其中原委王柏在《凡例后语》中均有说明 , 此后便将《凡例》、《纲目》一道合刻流传于世 , 直至明清 , 由于社会的需求 , 时有刻本问世 , 成为一部非常热门的史书 。《通鉴纲目》自问世以后 , 所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欢迎 , 首先是全书强化正统思想 , 突出纲常名教 。符合封建统治者的要求 , 这在封建时代许多人的评论中便可得到反映 , 因此 , 明清两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 。明宪宗成从化年(1473) , “上命儒臣考订宋儒朱熹《资治通鉴纲目》 , 尽去后儒所著考异、考证诸书 , 而以王逢《集览》、尹起莘《发明》附其后 , 至是上呈 。”明宪宗还亲自为之作序“朕惟朱子《通鉴纲目》 , 实备《春秋》经传之体 , 明天理 , 正人伦 , 褒善贬恶 , 词严而义精 , 其有功于天下后世大矣 。……是书所载 , 自周秦汉晋历南北朝隋唐以及五季 , 凡千三百六十二年之间 , 明君良辅有以昭其功 , 乱臣贼子无以逃其罪 , 而疑事悖礼 , 咸得以折衷焉 , 伴后世为君为臣者 , 因之以鉴戎惩劝 , 而存心施政 , 青由正道 , 图臻于善泊 , 其于名教岂小补哉!然则是书诚足以继先圣之《春秋》 , 为后人之轨范 , 不可不广其传也 。因命缮录定本 , 附以凡例 , 并刻诸梓以传 。”这段议论 , 可以说代表了封建社会后期整个统治者的看法 。不仅如此 , 同年11月 , 宪宗又命大学士彭时等编篡《宋元资治通鉴纲目》 , 宪宗“上谕”曰:“朱文公《通鉴纲目》 , 可以辅经而行 。顾宋、元二代 , 至今未备 。卿等宜遵朱子凡例 , 编篡宋、元二史 , 上接《通鉴》 , 共为一书 。”彭时去世后 , 商艳接替主持编篡 。至成化十二年书成 , 始于宋建隆庚晤 , 终于元至正丁未 , 凡四百有八年 , 总二十有七总 , 名曰《续资治通鉴纲目》 。商艳等在《进续资治通鉴纲目表》曰“伏以经以载道 , 阐万世之文明;史以辅经 , 昭累朝之鉴戎 。东鲁大圣删述于前 , 考亭大儒祖述二后 , 此《春秋》为经中之史 , 而《纲目》实史中之经 。”这里可以看出 , 君臣之间一唱一和 , 宪宗曰:“朱文公《通鉴纲目》 , 可以辅经而行”商格则曰:“《纲目》实史中之经”也 。这么-来《通鉴纲目》就轻轻地推上了神圣的地位 。因此 , 其后不久 , 作过《通鉴纲目前编》的许浩就曾这样说:“及我末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表章《四书五经》 , 颁降天下 , 而《纲目》亦与 , 则视《资治通鉴》盖加显矣 。”生活在万历年间的叶向高 , 在《重刻通鉴纲目序》中更加明确指出:“国朝列圣崇重表章 , 颁之学宫 , 令士子诵习 , 与《六籍》等 。柄文者 , 必循以课士 , 宁独取其该洽 , 良以二千年来是非褒贬衷于是书 , 不可废也 。”这些叙述足以说明 , 《通鉴纲目》到了明代 , 己被统治者推上了极高的神圣殿堂 ,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己经无法与之相比 。因为《通鉴纲目》不仅可以与《四书五经》并列 , 更重要的是“颁之学宫 , 令士子诵习”实际上是朝延行政命令在推广此书 , 其影响之大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而在社会上的地位之高 , 当然也就远在《资治迫鉴》之上了 。进入清代 , 清圣祖康熙帝 , 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因陈仁锡刊本 , 亲加评定”(《四库提要》语) , 并为之作序 。因为有了“御批”其身价自然就提高百倍 , 于是科举考试策论 , 概以本书为准 。乾隆初年 , 高宗又命大臣编篡《通鉴纲目三编》 , 以续朱熹《通鉴纲目》和商将《续资治通鉴纲目》 , 以补有明一代史事 , 并于乾隆十一年(1746)四月成书20卷时呈 , 高宗亲自为之作序、参定 。他在序中还说明为什么要续《通鉴纲目》 , 在这篇序中就非常明显的道出了统治者所以要推崇《通鉴纲目》的原因所在 , 那就是此书可以“明天统 , 正人心 , 昭监戎 。”关于这一点“司马氏有不能窥其藩篱者” 。当然《资治通鉴》也就得不到有如《纲目》这样的荣崇 。书成不久 , 因事迹漏落 , 地名、人名又多外误 , 遂于乾隆四十年(1775)命赫舒德重修 , 补遗纠谬 , 使端委秩然 , 而卷数比初编加倍 。乾隆三十二年 , 高宗又命大臣依纲目体重修一部简明通史 , 名曰《通鉴辑览》 , 因高宗曾亲自核定和批注 , 故亦称《御批通鉴辑览》 , 全书160卷 , 附南明唐、桂二王事迹三卷 。编年纪事 , 纲目相从 , 于音训典故与史实考证 , 则分注于其目之下 。起自上古 , 迄于明未 , 是简明的编年体通史 。其书虽是在前人旧史基础上删繁就简 , 但自定凡例 , 立有史料取舍标准 , 于数千年历史大事之原委始末 , 叙述简明 , 颇便于初学历史之入门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