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是成年人最大的自觉( 三 )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有一种类似于“机器人”般的理性和克制 。
张一鸣的室友梁汝波说过,从上大学开始,他从来没见过张一鸣有打鸡血的状态,不过分兴奋,也不过分沮丧,他的情绪永远只在这两条线之间波动 。
哪怕是遇到大风大浪,他也很克制,很难从他身上看出消极情绪 。
情绪稳定的背后,是实力,也是格局 。
所谓,弱者被情绪控制,强者控制情绪 。
优秀的人不是没有情绪,而是管理情绪 。
巴菲特保持投资长胜的秘诀之一,是从不会把情绪带到工作中 。
他说,作为一个投资者,情绪失控的行为是很不理智的,所造成的后果也将是极其严峻的,保持理性和稳定情绪才最重要 。
稻盛和夫也如是说:
“成功不要有无谓的情绪 。即使你抱怨再多,受到的委屈再多,当下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先把工作做好,把工作做好之后你再去发泄情绪、调整心情,这才是一个成熟人该有的心态 。”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领导,你会把工作交给一个阴晴不定的人,还是稳定靠谱的人?
不言而喻 。
工作中请把情绪调成静音,你才会得到比别人更多的机会 。
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是成年人最大的自觉
文章图片

05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里,讲过一个简单的故事 。
公司有两位同事,被领导骂得狗血淋头 。
一位同事很敏感,觉得很没有面子,无法摆脱被责骂的阴影,选择离职 。
另一位同事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照常干的起劲 。
有人觉得他缺心眼,但他只是对所谓的失去面子有“钝感” 。
钝感力强的人,不会沉迷在负面情绪里太长时间,他们会快速忘掉令人不快的过去,着力于当下的事情 。
360创始人周鸿祎曾说过:
“人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应该迟钝点,让自己的心变得粗糙点,能够承受各种锻炼和痛苦 。”
当你保持钝感,减少情绪,一切工作自然就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