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人不思乡读后感摘抄

谁人不思乡读后感摘抄
文章图片

《谁人不思乡》是一本由[日] 寺山修司著作,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谁人不思乡》读后感(一):另一个人生的幻术
我其实对寺山修司并不是很熟悉,也没有正经看过他的戏剧和电影 。
我最早接触到的寺山修司,是几原邦彦动画里的符号、《明日之丈》片头曲的歌词,以及《再见绝望先生》里的梗 。不过,那时我还不知道寺山修司是谁 。就连现在,翻译完这本“自传”之后,我也很难把寺山修司准确、完整地描述出来 。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最开始读到这本书时,会轻易相信“自传”的旗号 。反正我是信了 。翻到书中他写自己和名叫阿庆的姑娘在山中赤裸相对的那篇,我稍微起了些疑心 。后来又偶然看到一篇关于寺山修司与日本动漫界的评论,我才意识到,所谓自传也可能一种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幻术 。
《谁人不思乡》读后感(二):虚实较错下的深刻记忆
对寺山修司仅接触过他的《死者田园祭》,个人色彩鲜明,凄厉妖冶,形式化意向化到迷人 。很容易让人产生探究的欲望 。看了这本《谁人不思乡》后,发现《死者田园祭》中的故事都能在他的经历中找到影子或者说是原型 。虽然寺山修司的这本《谁人不思乡》并非传统意义上写实的自传,甚至腰封上都印着“跨界奇人的创作原点,虚实交错的独特自传” 。但通过这份虚实交错、亦幻亦真我们仍能看到什么对他影响深刻,什么让他记忆至今 。他坚信自己是流浪着的 寺山修司的母亲对他说他是在奔驰的火车上出生的,所以弄不清具体的出生地 。虽然寺山修司本人也非常清楚这种说法并不是真的,因为他出生在北国的12月,在那个没有暖气的时代,临近生产的母亲是不可能去搭乘蒸汽火车的,但是,他却对这样的传说抱有很深的执念,会说“毕竟,我的故乡可是在火车里啊” 。也许是母亲,也许是他自己为自己打上了流浪者的烙印 。他是经历时代创伤的一代,他形容自己的思想居无定所,他善于表现创伤,展示残酷和破碎之美,不知道这一切是否都与他的流浪和不安定感有关 。战争是一部西部片吗 在这本书里,寺山修司自述“提到山猫部队进驻的那天,我总会想起西部片 。”如果是一部西部片,那么这个西部小城镇将会迎来一场决斗,也许黄沙漫天,但是令人血脉喷张 。而战争不是一场西部片,美国军队进驻战败后的日本更不是一部西部片 。在这里可以看到的更多的是人性,甚至人性的怯懦、恐惧、贪婪都被放大数倍 。镇子里残留士兵的连夜逃遁、城镇仿佛死寂的鬼城、亲善的标语和口号没人相信,巧克力、糖果、香烟却使得死寂瞬间复活 。扔者涌现出别样的快感,拾者忘记恐惧和死亡的威胁 。也许整个场景中最像西部片的便是作者被母亲命令着出去捡香烟时欲望空荡荡,空荡着双手走出去的时刻吧 。欲望在叫嚣,羞耻逐渐泯灭,母亲的爱子之心似乎也荡然无存 。也许这一刻,还是孩子的作者感觉到了无比的孤独 。此外,在《死者田园祭》中的许多意向也在本书出现,丧偶的母亲、捉迷藏的孩子……也许凄艳的底色汪在他的生命中,只是无意之中流向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