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于一》读后感精选( 三 )


书中的精彩笔画穿越了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 , 正如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 , 无论在文学上及敏感问题方面 , 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意” ,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这本书让我们认识了那个诗人的另一面 , 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约瑟夫·布罗茨基生于列宁格勒一个犹太家庭 , 15岁便退学进入社会 。他先后当过火车司炉工、板金工、医院陈尸房工人、地质勘探队的杂务工等 。业余时间坚持写诗 , 译诗 。
卓异的诗才很快使他崭露头角 , 被称作“街头诗人” , 并受到阿赫玛托娃和其他一些文化界人士的赏识 。
其中的阿赫马托娃在布罗茨基罪判处5年徒刑时 , 非常关心他 , 并说服很多朋友去探望他 , 还与其他人一道筹款买东西送给他 。其实阿赫马托娃一直很担心布罗茨基的命运 , 据曼德尔施塔姆遗孀娜杰日达·曼德尔施塔姆在回忆录中记载 , 在所有使晚年略感宽慰的青年朋友之中 , 布罗茨基是最严肃、诚实和无私的一位 。
这位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的阿赫马托娃 , 实际上对布罗茨基影响很大 , 书中有一篇—哀泣的缪斯 , 笔墨中写满了对她的崇敬与欣赏 。她属于那种就这么简单地“发生”的诗人 , 他们带着一种早就建立的措辞和他们自己的独特感受力来到世界上 。她一出现就装备齐全 , 从来不与任何人有相似之处 。
艺术不模仿生活 , 哪怕仅仅出于担心陈词滥调 。她依然忠实于自己的措辞 , 忠实于私人音色 , 忠实于通过个人心灵的棱镜来折射生活而不是反映生活 。
对一位具有阿赫玛托娃这等高度的诗人来说 , 这意味着被活埋 , 然后用一两块木板来给那坟堆做记号 。她的不见天日 , 是多种力量的结果 , 主要是历史 , 其主要特点是粗俗 , 其直接代理是国家 。
感谢黄灿然先生的精彩翻译 , 20年时间的雕琢 , 让我们看到了鞭策入里的文字 , 其实好文章不用评论 , 读完就明白了 。我想更深入的去了解一位诗人 , 看看他的散文会更直接一些 , 也更加真实 , 因为随笔的散文无意中也带着他的思想 , 即使在文字后面也依然精彩 , 使我们了解那个社会 , 那段历史 , 或者某个城市 。
《小于一》读后感(四):一个诗人对一个帝国
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 ,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他是一位跨越了英语与俄语世界的文学奇才 , 1940年生于列宁格勒 , 在苏联度过了前半生的32年 , 他的大部分诗歌就是在那里用俄语完成的;1972年 , 永别故土、定居美国的布罗茨基从零开始学习英语 , 进而一举成为英语世界卓越的散文大师之一 。《小于一》是布罗茨基的首部散文集 , 以长文为主 , 夹以若干短文 , 虽则十八篇文章 , 但篇篇精彩 , 堪称一本完美之书 。布罗茨基以创造性的诠释与解读 , 完成了他对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曼德尔施塔姆、奥登等伟大诗人的致敬 , 阐述了他对诗歌、艺术与文明特性的理解 , 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 , 体现了他对人类价值的有力捍卫 , 以及对独裁者罪行的揭露和讽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