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真正的英雄主义,归宿是自己

人生如逆旅,行至水穷处时该如何自处?
【《我与地坛》:真正的英雄主义,归宿是自己】很多时候,老天非但不遂人愿,还会带来种种暴击 。
命运的诸多风雨,该如何面对?
怎样才能不被苦难吞噬,而绝地反击?
该如何在绝望中挖掘希望?
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或许能找到答案 。
《我与地坛》:真正的英雄主义,归宿是自己
文章图片

人的命运,只能自己承担 。
活到最狂妄的年纪,忽然瘫痪,残废了双腿,这事放在谁身上都不能接受 。
史铁生也不能 。
在此之前他就读于名校清华附中,成绩好,长得帅,还是个体育健将,在学校风头无两,被称为“全能男神” 。
然而,命运跟他开了个玩笑,一场大病后他瘫痪了 。
曾经的80米跨栏冠军被命运摁在轮椅上,21岁的他被这场突如其来的苦难彻底击垮,一度失去活下去的勇气,曾三次自杀未遂 。
他变得喜怒无常,脾气坏到极点,会随时发泄自己的忿恨与不甘:突然把手中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每每这种时候,母亲就悄悄躲出去,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偷听着动静,待一切恢复平静,母亲才又红着眼睛进来 。
他总是独自外出,因为有过自杀的经历,母亲非常担忧 。但她知道儿子心里的苦闷,若待在家只会更糟,不敢阻止他出去 。
在儿子外出的漫长时光里,她心神不定,坐卧难安,生怕出事,却又想:“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为此她做了最坏的准备 。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母亲未必读过纪伯伦的这首诗,但她懂得,孩子的命运,不论好坏,只能由他自己承担,哪怕我是你的母亲,哪怕我情愿瘫的是自己,哪怕我愿意为你去死,但我也无法替你完成你的人生 。
即便亲如母子,你的苦难只能由你承担,而我的苦难得靠自己扛住,包括承受失去你的苦难……
父母子女,也是因缘而来,缘尽而散 。
走过相互扶持,彼此分担的一段段历程之后,终会挥手作别 。
作家龙应台曾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
没有人可以陪你一辈子,每个人的路,终究只能自己走 。
《我与地坛》:真正的英雄主义,归宿是自己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