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写?(16)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 。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 。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共有2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有4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对科学课充满兴趣,动手积极,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有一些调皮的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良好的动手习惯是重点,如何让学生动手又动脑是难点 。
三、教学目标
(一)生物与环境
科学概念目标
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 。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 。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 。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 。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 。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行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并收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发芽种子的数据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并记录下它们的生长情况 。进行蚯蚓选择环境条件的实验,并收集相关数据 。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对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整理与分析 。通过文字、图画和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运用所了解的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来理解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资料来增加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 。在人工环境中培育和养殖动、植物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养成对植物和动物对环境需要进行研究的兴趣 。能够敏感地意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需求 。获得生物生存需要一定环境条件的认识 。形成积极的对待生物的态度 。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二)光
科学概念
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体和屏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位置、方向、距离有关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光是直线传播的 。挡光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会发生反射,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 。汽车反光镜、潜望镜等都是人们对光反射原理的运用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会聚光线的特性,可以得到强光和高温 。这在实际生活中已得到广泛运用 。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