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读后感精选( 三 )


还有一种方法是辨别不同的控制情境 。即在A场景,结果不可控,但是到可控的B场景后,个体会自动产生可控感 。就好比一个偏科的学生,在做数学题时焦头烂额,痛苦至极,但当拿到自己擅长的语文题目时,还没做题,就自信满满了 。这是防止无助泛化的主要手段(防止孩子数学答不出来,同时也认为其他科目自己同样答不出来的情况) 。
在习得性无助模型里我们看到了,个体在确定会受到不可控的创伤性结果后,焦虑和恐惧情绪会升级为抑郁 。这种抑郁我们称之为“反应性抑郁”,它和习得性无助有相似的症状:
自主反应减少:体验过不可控的动物和人鲜少做出自主反应;
消极认知定势:无助的动物和人难以认识到反应有效;
攻击性降低:无助的动物和人较少发起攻击性和竞争性反应;
时间进程:单轮或少次刺激引发的无助会随时间消散,但反复遭受不可控刺激后,无助不会自行消散;
丧失性欲和食欲:无助的动物胃口大减,体重减轻,缺乏交配和社交行为 。
既然抑郁和无助的症状如此接近,那刚才总结的治疗无助的方法就同样适用于治疗抑郁 。除此之外,塞利格曼还提出了另外两种方法来治疗抑郁 。
布置等级任务:这有点接近系统脱敏疗法,就是让个体从接受简单的任务开始,完成后获得可控感,再逐步提升难度,最后到正常任务水平,产生正常预期;
另一种方法就是时间自愈:反应性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具有自限性,治疗的重点是要让患者知道,时间久了他们的绝望感自会消失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要忘记一个人很简单,要么时间,要么新欢 。当然时间自愈是被动的方式,寻找新欢则是主动地去寻找新情境,重新获得掌控感 。
以上我们考虑的都是反应和创伤性结果不可控的情况,那如果反应独立于正向结果呢?比如,小孩不管做出什么行为,好的或坏的,都会得到一颗糖;小孩不管表现如何,都会得到家长的夸奖 。塞利格曼认为,这同样致使个体产生不可控感和无助感,个体无法将自身行为与好的结果建立联系 。因为体会不到失败,它同样无法建立起对失败的反应 。如此以往,使个体产生无趣的想法,并缺乏竞争力,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负面事件 。
习得性无助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对我们生活和工作有没有什么启发?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
关于小孩教育 。既然习得性无助是因为不可控性造成的,那我们就应该培养孩子从小就能够获得可控感 。尽量让孩子独立自主去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家长可以陪伴和辅导,但最好不要代替 。如果小孩自己完成了任务,他会获得成就感,因为这个结果是他自己塑造的,他便获得对这件事的掌控感;要是失败了呢,家长可以去帮他分析,然后提出改进结果的建议,让他觉得结果是自己方式方法不对造成的,下次努力便可重新获得掌控感 。这样,也塑造了孩子对失败的感应,从而获得一种行为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