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教養》经典读后感有感( 二 )


作者描述的台湾社会阶级的教养差异,有些方面和美国无比类似,比如中产家庭更重视和孩子沟通,尊重,讲道理,培养孩子自主选择,全面发展,创造力,甚至挑战权威,等等;并且大部分父母希望和上一代养育自己的方式完全断裂,背道而驰 。另一面,劳工阶层更重视孩子听话,服从权威,标准化考试成绩(而非“全人教育”)等等;并且不少父母继续采用上一代更普遍的打骂教育 。
但在台湾(同理可以延伸到亚洲其他国家地区)更有深一层的矛盾,比如传统尊师重教,孝敬父母老人的道德观,集体主义的精神,和近些年西方渗透来对独立主义,挑战权威等等性格的培养 。这一点在类似的美国研究里很难看到,很喜欢并且感同身受 。书中也有不少对于中产家庭中家长自己的留学或者跨国工作经验对他们养育的影响,在全球化的今天很贴近生活 。
书中,中产阶级青睐的崇尚简单有机生活的实验性质田园小学,和贫困的渔村小学的对比,让人唏嘘 。一边是经济和文化资本丰富的家庭和学校人工创建的规划性自然环境,包括避免过早教学,重视孩子生存技能,提倡在家有机饮食,环境主义,不接触电子产品,尽量穿着棉麻衣物不允许有卡通图案,等等 。另一边,在资源匮乏的渔村,孩子们看似过着类似的“天然”生活,但这却是他们没有选择,没有太多可以接触更多学术教养的机会的后果 。
作者通过这四个区间的家庭讨论了教育和养育中的不公平 。这个quote很喜欢:"这样的思考让我们回避了一下事实:弱势家庭的教养困境,其实跟中产阶级教养孩子的方式息息相关,换言之,我们的花园,跟他们的废墟,实是社会的一体两面 。社会不平等其实是人人参与打造的关系型构成,这样的论点并不是要让优势阶级感到罪恶,而是强调,跨越阶级界限来建立同理,了解与结盟,对于打造一个理想的社会何等重要" 。
《拚教養》读后感(三):那些”反鸡娃“的台湾家长
这篇书评首发于我的书评公众号(2021.05.31),欢迎感兴趣的朋友点阅,文末附有公众号原文链接 。
和大多数小学相比,台湾宜兰的一所小学不太一样:没有水泥围墙、塑胶跑道,取而代之的是竹子等有机材料做的秋千和树屋 。它反对考试、抄写或使用教科书,想让小孩自然成长 。学校附近有稻田、工坊,便于小孩学烘培、农作,亲近大自然 。
用最近流行的话来说,这所学校的老师和家长都在“反鸡娃” 。
这所学校是田园国小(化名),是台湾大学社会学教授蓝佩嘉研究亲职教养的地点之一 。本次要介绍的书就是她于2019年出版的《拼教养》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实行“联考”——形式有点类似我们几天后的高考——每年7月举办考试,连考三天,之后考生根据成绩填报志愿 。后来,当地进行教育改革,从2002年开始实施“大学多元入学方案”,不再只有单一升学管道 。这主要指“大学学科能力测验”(学测)和“指定科目考试”(指考) 。学测是考大学的提前批,考试内容是课本的基础知识,在每年一月举行 。如果考生错过学测或者对成绩不满意,还可以熬半年,参加7月1日至3日的指考,依据专长选考多个科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