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教養》经典读后感有感( 三 )


除了学测和指考,多元入学方案还包括“推荐甄试入学”和“繁星计划”等 。“推荐甄试入学”一般在四五月份,为了寻找严重偏科却有某项特殊能力的天才学生;“繁星计划”则侧重中下层高中生,以缓解南北部、城乡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
这种历史背景催生出了像田园国小这样的“另类实验教育学校”——反对主流传统的教育模式,主导让小孩按天性成长 。1992年,全台地区只有一所另类实验教育学校,到2018年已超过100家,其中至少一半是公办公营 。那么,在另类实验学校,“反鸡娃”的家长成功了吗? 这就要先讲讲台湾的“童年”发展史 。
书评要点
第一、在台湾,“童年”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
第二、田园国小的教师和家长如何“反鸡娃”?
第三、教养风格透视台湾阶层现状
第四、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亲职教养能教给我们啥?
“童年”是现代的发明 。
这个说法来自历史学家Philippe Aries 。他分析中世纪欧洲的肖像画,发现儿童的打扮、表情像成人,成人会念童话书给彼此听,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肖像画里的儿童才有纯真、玩乐的神态 。卢梭等18世纪的思想家认为儿童是纯真的,应发挥儿童的天性,奠定了浪漫主义的童年观 。在《拼教养》里,关于台湾社会对“儿童”论述的转变,蓝佩嘉放到了书的附录,可能是考虑到一般读者的阅读偏好 。但我认为,这部分是本书最精彩的部分之一 。她剖析了当地论述如何呈现了人们在不同时代对于“儿童”的定义 。
《联合报》曾是台湾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在1952年的台湾儿童节,《联合报》的社论批判一些父母学习欧美的教养模式,让小孩从童年就养成顽劣的习性 。30多年后,报纸社论变为:父母不要过度干预孩子的纯真童年,要尊重儿童,他们是未来的主人翁 。
蓝佩嘉认为,这个论述转变呈现了“台湾从提倡节育计划,积极控制人口的农业社会转变为面临少子化风险的社会” 。
上世纪50年代,儿童常扮演劳动者的角色 。那个年代,台湾社会物质匮乏,1952年每1000个婴儿当中有近45个会在一岁内过世 。当时,童工被标榜为能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台湾第一本农业杂志《丰年》就刊登了“职业儿童”的照片:擦自行车、擦皮鞋、拉三轮车 。
60年代,台湾社会对于孩童的教养集中在品德方面,希望小孩有公德心,比如捡到东西要交给失主或警察、打喷嚏要用手遮起来、要学会存钱 。
后来,“由于家庭计划的推进和公共卫生的改善,台湾总生育率由1960年的5.6人降至1980年的2.5人,1980年的婴儿死亡率低于10‰” 。并且,七八十年代的台湾,经济逐步发展,中产阶级扩张,关于儿童消费的报道增加了,比如玩具飞机的广告宣称是“为小孩寻找一片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