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读后感1000字( 四 )


我没有去勉强,只能接受现在的打工生涯 。我当时没有选择求学,是在内心里仔细考评估算了一番,应该没有怎么斗争就下了决定 。直接摁死的原因不是我不想去上学,事实上我是非常喜欢非常想去上学的,但是我一想到读三年毕业后年龄到25岁了,马上变成大龄青年,没有上班手上自然没有钱,恐怕娶媳妇都难 。我还记得当时我在农田插秧,忙完很快就外出打工了 。后来还是考了个函授学历,只是留在小城市里,还算有一份稳定的生活 。至今没有去过北京,也没有坐过飞机 。看着詹青云说: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 。我在心里说:姑娘,加油! 02-詹青云·学霸本霸-
詹青云是学霸么?肯定是了 。她小学的时候不爱学习,调皮倒蛋 。父母送她去县城中学,一个人租住 。不喜欢物理老师,甚至跟物理老师对着干,甚至还有早恋倾向,有一段极其叛逆的时光 。但是结局很喜感,她考上了贵州一中,全省最好的高中么(我不知道是不是,猜着是) 。考最好的高中,是非常难的 。到了高中阶段,考最好的大学,应该更困难了 。詹青云最后去到香港中文大学,如果不去香港中文大学好像应该是去北大了,这不是学霸是什么?我有一个堂弟也读的香港中文大学,他也是妥妥的学霸,高中的时候家长经常被请到学校演讲,分享自己教育孩子的心得 。高考应该是裸分649分(回族加分10,还参加了大学加试有50分照顾),他在国内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后来面试去了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来内地招生,只看高考成绩,不看其它的任何资质和奖励,然后英语必须好,个人能力必须强 。这也说明,从贵州走出的詹青云,应该英语很好,且个人才华很强了 。
03-詹青云·励志人生-
詹青云有多励志?我不觉得 。读《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你会发现,虽然詹青云来自贵州,一个有贫困标签的地方,但是詹青云的家庭并不是特别艰苦,甚至可以说算不上艰苦,她完全可以干翻半数的同龄段的其他孩子 。她妈妈是高中英语老师,父亲是国企高管 。她说过,小学的老师要么跟妈妈是一个办公室,要么其家人是她父亲的下属 。她的家庭属于工人偏上家庭,如果有阶层的话,她的家庭在全国也算得上中等偏上阶层 。你可以想象一下,农业大军、贫困山区大军、很多失学的大军……我来自贫困山区,我姐姐读到初一就缀学打工,后来在打工中认识才小读到小学三年级就缀学的姐夫 。詹青云眼中的兵工厂、厂矿子弟我非常了解 。我中专毕业后去到一个兵工厂(南阳方城县广阳镇上的中南厂),前身是造炮弹的,后来开始生产钻石 。这个厂坐落在大山里,但厂区非常大,也有一个文化俱乐部,里面有一个舞台和举行文艺汇演的场地 。外面广场每天晚上有许多人聚在那跳舞 。也的确有很多人是从东北来的,很多东北腔 。有两处平凡生活里重要的娱乐设施,一个是这座俱乐部,再一个就是图书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