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的终结的读后感大全( 九 )


第二,规范性层面 。何种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的方式对于本地居民和外来打工者而言,是公平的,是好的,是善的?在这个意义,作者引导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城市之于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城市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令人联想到大卫·哈维的空间正义思想,我们需要思考空间分配和空间的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不正义,警惕对边缘群体的区位歧视、空间权益剥夺,尤其需要反思空间的异化问题,资本增值目的下的城市空间生产忽视了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造成了空间异化,导致个体痛苦与群体被排斥(张佳 2015) 。
此外,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特殊性 。李培林在此书中所讨论的,可概括为乡土社会的制度禀赋如何合理地融于现代化进程中 。他基于村落社会的内部视角,看到了村民的经济活动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但如果我们从村落之外的大资本这一外部视角观察,就会发现,市场原则指导下的大资本很难侵入地缘血缘的关系网络,村委与村民拥有对土地的处置权,自发地开发宅基地,规避外部竞争 。战洋和童小溪将之总结为“一种反资本而不反市场的城市化”,这是中国发展出的以土地而非资本为核心的封闭性的城市化道路(战洋&童小溪 2017) 。在这个意义上,《村落的终结》是常读常新的,随着现实改革的不断推进,不断启迪后辈研究者以新的思路,展开新的探索和钻研 。
参考文献
[1] Granovetter M. A theoretical agenda for economic sociology[J]. 2000.
[2]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 91(3): 481-510.
[3] 陈晨.城中村:城市社区治理的安全阀[J].新视野,2019(02):109-115.
[4] 侯景新,任霞.城中村改造的原理及模式研究[J].城市观察,2013(05):150-157.
[5] 黄文炜,袁振杰.地方、地方性与城中村改造的社会文化考察——以猎德村为例[J].人文地理,2015,30(03):42-49.
[6] 蓝宇蕴.城中村:村落终结的最后一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06):100-105+112.
[7]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2019.
[8] 李培林.新经济社会学的扛鼎之作[EB/OL].http://www.socibar.com/?p=48848,2020-11-1.
[9] 刘世定,户雅琦,李贵才.经济社会学与行为地理学:亲和性与互补性[J].社会学评论,2018,6(05):3-12.
[10]陆影.违规占用、空间行动与符号表征:空间理论下城中村违法建设的个案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5):186-195.
[11]罗成.作为方法的广州——中国城市化的现代性问题[J].文化研究,2013(02):143-156.
[12]潘泽泉.乡土中国向何处去?——读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J].中国研究,2005(02):18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