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的终结的读后感大全( 七 )


最后,作者组织全文的思路逻辑,也可归入新经济社会学三种研究进路之中:(1)网络分析,关注市场本身的内在网络结构 。(2)新制度主义与组织理论,关注制度环境与组织、组织结构的关系,讨论集体行动、多边行动的“市场社会”的组织过程和影响因素 。(3)文化研究取向,发掘价值、规范、象征符号等文化要素如何形塑市场与市场参与者(参考自周学荣 2006等经济社会学论文) 。我将这本书的不同章节归入整体性变迁、经济层面、文化层面和权力层面四个板块,整体性变迁是历时性、事件导向的变迁过程描述,经济、文化和权力则可以作为很好的分析作者经济社会学影响的文本,参见表一 。
表格 1 作者如何以经济社会学的思路组织全书
(二)改造方案的再思考
一般来说,城中村的改造有三种改造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村集体改造模式、开发商与村集体合作改造模式(易信 2014) 。以及两种制度逻辑:“一是以国家权力为中心、政府主导的、大范围规划模式 。二是自下而上、本地居民和外来移民自发的城市化模式”(陈晨 2019) 。思考城中村改造方案时,需要考虑拆迁安置成本与政府财政收支平衡,民主参与决策,打工者居住权利等问题,最终公正地协调村民与移民、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多方利益 。
作者偏向于村民、开发商和政府三方进行博弈 。比起且政府自上而下、一蹴而就的制度逻辑,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更看好草根逻辑、民众自发的城市化模式,这意味着需要更多时间和空间来展开,去自下而上地改变治理方式,消化新问题,调动社会整合,使得各方达成妥协 。李培林的城中村改造思路是渐进式、整治型,其核心特点是时间维度上的缓慢:“在时间的延续中化解利益冲突”(李培林 2019:xi页),“让多元利益主体有更充分的时间、空间与机会博弈,以求更合理方案”(李培林 2019:xii页) 。其次,还关注到人文历史因素的保育,兼顾外来流动人口的利益和需求,超越经济理性,借助民间的力量,寻找创新之路 。
1、 逻辑理路
概括而言,作者将长时间作为改造方案核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第一,作者希望赋予村落的本土资源(例如调解纠纷、整合与合作的组织资源与道德规范)以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机会来释放自身的潜力,融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传统中 。第二,城中村占据着城市生活中关键的生态位,它为打工者提供低成本的生活支持系统,保证了廉价的劳动力再生产 。必须对过于突兀的改造保持谨慎,正式制度安排、廉租房供应追不上改迁的步伐,形成权力与制度的真空地带可能引发社会失范的危机 。
试想,纯经济学的政策建议会突出城中村改造的效用问题,寻找允许自由竞争又最大化收益的均衡点 。如果是纯社会学的思考,则会对城中村进行宏观层面的结构功能式分析,或凝视其中微观的群体互动 。但是,作者采用社会学的视角,将经济活动与交易市场嵌入在多方主体共同构造的场域之中,这一解决方案关照到市场本身的网络结构分析,以及多方组织、集体行动在“市场社会”中受到市场规则、政府政策、乡土人情等影响因素的规约与形塑 。随着非正式经济的嬗变,本用来化解风险的人际关系网络,也在此过程中经历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并影响场域内的社会分层结构 。进一步而言,从经济社会学到渐进式改造的方案的逻辑理路还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