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讨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读后感精选( 三 )
其实,“讨好”更多的是自我承受层面,有点像“灰姑娘”“圣母”“老大哥”之类,他们默默为家人、朋友无私奉献,毫无怨言,一旦停止不仅会招来指责,而且还会自责 。
这就是我对“讨好型人格”的粗浅认识,直至看到这本《停止讨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才明白“讨好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才明白了“我们可以停止讨好,但也不必放弃自己的善良” 。
我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很多人的焦虑 。正如封面上那句话,“我们不会为了让自己感觉好一点,才去对别人好;我们对别人好,是因为我们本来就自我感觉良好 。”
那么,讨好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呢? 先来看一个通用的心理学公式:
观念---------感受---------行为
我曾在很多书中看到这个公式,但直到最近才真正理解了 。举个例子:“饿了吃饭,冷了添衣”这是一个三岁孩子都懂的道理,饥饿和寒冷是感受,吃饭穿衣是行为,好像跟观念没关系 。但如果一个人正在减肥,而且深信节食疗法,那么即使饿了也不想去吃饭;如果一个信奉风度胜过温度,即使降温了也不会添衣 。这就是观念的作用 。
具体到“讨好行为”,书中是这么说的——
“如果我们的价值取决于别人的想法,我们就需要讨好别人;如果我们的价值来自内心,我们就需要讨好自己 。对于一名讨好者来说,这听起来很自私,而且对自己似乎也没什么好处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构建元素不仅要求我们改变行为方式,它还要求我们转变思想 。”
是不是仅仅转变观念,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自己身上,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呢?听起来不错,但做起来太难 。如果推翻前半生的模式,转而关注自己而忽略他人,那就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自私自利 。到那个时候,想要快乐,但发现自己已经成了孤家寡人,快乐成了更遥远的奢望 。这就是“专注于自己”带来的结果 。
所以,关键还是要打通中间环节----感受层面 。”大多数讨好者一辈子就是这样过的 。他们被困在一个叫作生活的密室里,在里面兜兜转转,游戏永远不会结束 。他们想出去,却不知道怎么找到出路,恐惧使他们不敢尝试 。”
讨好行为背后的感受就是恐惧,那他们恐惧什么呢?书中提出了五点——
1害怕被拒绝----为了避免被拒绝而讨好他人(轻易不提自己的要求;对被人的要求来着不拒)
2 害怕起冲突——以逃避冲突的方式处理各种生活情境,当个“老好人”
3 害怕被忽视——时刻需要别人的关注
4 害怕自己不够好----时刻需要别人的肯定
5 害怕自己不被需求----努力奉献,让别人离不开自己
所以,理解并摆脱那些使我们陷入困境的恐惧,这是讨好者的逃生之路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