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讨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读后感精选( 八 )


这些在松子看来,是为爱付出 。在心理学角度上看,她是想用“讨好”来保护自己 。松子从小到大就是一个内心缺爱的孩子,她渴望爱,又因为不会爱,所以想通过讨好别人来换取自己需要的爱 。但她没有意识到,通过伪装来忍气吞声,违背自己的意愿趋附别人 。久而久之,松子开始忘记了真实的自己,也忘记了自己的情感需求 。
不仅是松子,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看大人的脸色 。看到妈妈脸色不对,就下意识知道自己做错了,低头不敢吭声;看到长辈喜笑颜开,知道自己这次的表现令他们满意,以后多做这种举动一定能讨大人欢心 。
可是,过分地在乎别人的看法,过分地把别人的意见摆在首位,过分地牺牲自己甚至忘记了自己的真实情感需求,真的是一件好事吗?迈克·贝克特尔在《停止讨好》这本书里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你已经知道镜子是鉴定事实的工具,每当看到有镜子的地方,你都会下意识停下脚步去拾掇自己,审视镜子中的自己,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准备走向人群 。研究表明,婴儿在18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在镜子中认出了自己,人们开始通过镜子来判定自己好不好看 。
随着我们对社会的认识慢慢加深,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越来越喜欢把别人当作审视自我的“镜子” 。这个照镜子的过程,让我们越发容易拿自己和别人进行对比——“我的头发没有她的浓密,我真的太丑了”;“我的身材没他好,我真的一无是处”;“我不敢去做有挑战的事,因为我害怕我妈知道会难过”等等 。
所以说,“讨好”会让我们无法前行,甚至会让我们没办法从自己身上找到安全感 。过分的“讨好”甚至会让我们看不到任何出路,陷入困局、无边际的压力,还有失眠 。
如何摆脱“讨好”,看清自己的内心并接纳自己呢?《停止讨好》中讲了两个阶段:
其中,这两个阶段又包含了10个要素 。也就是说,学会这10个方法,加以时间上的坚持,我们就一定能实现自我价值,走向真正的成功
武志红老师说过:“生命的意义,是成为你自己 。”
如何才能成为你自己呢?先看一下你是否拥有以下要素吧:
1)积极主动:承担个人责任;
2)维持交际:运用人际关系的价值;
3)树立信心:正确看待你自己;
4)培养真诚:坦诚地面对生活;
5)加强沟通:掌握沟通技巧;
6)培养好奇心:保持求知欲;
7)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
8)锻炼照顾自己:寄希望于自身;
9)学习感恩:寻找生活中的积极面;
10)秉持全面视角:接受现实 。
这里,我想讲一讲其中的第3个要素 。
在很久之前,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很妄自菲薄,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没有稳定的收入,没有姣好的面容,也没有过硬的技术本领 。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给平台邮件过去的稿也被拒了 。甚至有老师还觉得“我不适合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