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0篇( 三 )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四):一些即时的且也许偏题、粗浅的看法
这是第三遍看这本书,几年前第一次看的时候,因为看不懂,所以几乎没有读进去,现在想想挺惊叹于那时自己思维的简单程度,虽然现在也好不到哪儿去 。
后来看第二次,觉得这本书里的每一篇杂文,无论是对社会现状还是对人们思想状况的论述,放到今天竟然也挺适用的 。另外印象深刻的几点是:①王小波虽然经历过文革前后那段动荡的年代,尤其对上山下乡知青的生活体验颇深,他本身,怎么说,从文字里感觉他比较善于从人之常情的角度反思,对于大家趋之若鹜的事物天生容易起疑而且一定会去求证为什么会这样,后来他又有在西方求学的经历,他思想的西化程度比较高;②可能因为①的原因,导致王小波不站任何立场,只对科学方面的真理以及人类社会的真相有着执着的追求,据他自己说他是会笃定坚持这些原则的,不过在他过世之前世人确实没有看到他违背自己生存意志的任何行为;③每篇文章论证方法倾向于研究生写论文那样严格的、尽量由多个可靠论据导出结论的、推理式的,并且在阐述之前经常谨慎地提出“我想就这些现象做一些,大家看看有无道理”,基本是一种想要与读者平等交流的姿态;④大概因为③的原因,写作的语气是平和、不露锋芒、经常调侃的,因为甚少情绪性的宣泄的空间,尽管常常会见到“混蛋”“王八蛋”这样的字眼,看读者怎么看待了,我是觉得并没有散发出戾气 。
第三次看原因是啥呢,与龙应台这个引起极大争议的人有点关系,我粗略地读了她的一些文章,不觉得这个人是网友口中描述的那般不堪,她对普世价值中个人主义、民主的追求,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以及网友对于她“大国小民”的口诛笔伐,让我想起了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里那篇《人性的逆转》当时给我印象深刻,除了对于人性逆转三个条件(无价值的劳动、暴力的威胁,人性的脆弱)的精彩论述让我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还有一段是对“个人牺牲和集体利益”的思考也挺有意思的:
原文的结论是【在西方人看来,人所受的苦和累可以减少,这是一切的基础,假设某人做出一份牺牲,可以给自己或他人带来很多幸福,这就是崇高】 。
具体论证如下【在七十年代,发生了这样一回事--河里发大水,冲走了一根国家的电线杆 。有位知青下水去追,电线杆没捞上来,人也淹死了 。这位知青受到表彰,成了革命烈士 。这件事引起一点小小的困惑:我们知青的一条命,到底抵不抵的上一根木头?结果是困惑的人惨遭批判,结论是:国家的一根稻草落下水也要去追 。至于说知青的命比不上一根稻草,人家也没这么说 。他们只说,算计自己的命值点什么,这种想法本身就不崇高 。坦白地说,我就是困惑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