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0篇( 六 )


还有柴静,这是一个被大家喷的体无完肤的人,以至于对她的各种言论掩盖了她本人是怎样一个人、她做新闻采访人员一向坚持什么原则、她在自己的领域为社会做出怎样的贡献等等这些更加重要的事实 。从她以前的文章看得出她对新闻调查这一事业的坚守,而且是一个求真、有勇气的人 。现在已经完全失去她的音信,这不是一种悲哀吗?
对于我们身处的年代、社会大环境、各色各样的人,因为身处其中无法做出客观评论 。就算我们的肉身消亡后多年,或是这个时代更迭后多年,对于当时任何人或事件的评价都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 。我想我自己必须认识到这点 。另外对于不懂的东西还是心存敬畏吧,而不懂的东西那么多,偏见和从众真是伤人的利器 。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五):昨晚熬夜看完了
波波的杂文内容多是他那个年代经历的议论,写的看似杂乱,没有头绪,与我语文老师教的文法多是不靠边,很不明白当时怎么会有刊物给他发表?评审稿件时怎么没有一道一道的都划掉尼?
波波的内容多是那个特定时期的故事引起,虽然渐渐远去,可是看到依旧感觉许多观点很独特,很接近现在的社会人情,也许,这么几十年,人心人情依旧吧 。过去历史是不是也是这样?
波波放在现在会不会被人喷是愤青呢?肯定会有,吐槽的多了,总会有大义人士站出来高傲的批判 。只是波波很多时候写的内容都像是在自说自话,我没有说你,你为啥站出来呢!时间过去了,人也过去了,书还留着,我继续翻阅,虽然熬夜熬的眼疼 。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六):读书不多,却遇知己
如何评价王小波?恰如一千个人评价哈姆雷特!王小波的书中提到,曾经有位长者点评他的作品:写书应教育人民,提升人的灵魂!而王小波也在文章中回应:世上一切人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句话很卑鄙,很自私 。
王的小说或许少儿不宜,但是他的散文却令人深深着迷!王的散文,思想有深度,文字有力量,更有对社会的反思和批判!读之,如饮温水,如同好友聊天,加上中间夹带的黑色幽默,让文章更添几分风趣!如果非要说与谁的风格相似,综合考虑给人的感觉,以我个人有限的阅历:远可比毛泽东,近又似*** 。
我们常常用“时代的良心”评价好人好事,以此类推,我更愿用“时代的大脑”开评价王小波 。写别人之不敢写,说别人之不敢说,始终用一种反思的态度开看待当下热点问题及潜在问题,并以个人切实经历来进行诠释问题,指明方向!相对于当下知名作家以过来人的身份传教式的散文,王小波的文章则更像是朋友之间的观点交流,是自我反省,亦是警示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