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狱的诞生读后感100字( 二 )


《炼狱的诞生》读后感(四):娜塔莉·泽蒙·戴维斯评《炼狱的诞生》:追寻“幸福的结局”
原载于1985年7月18日《纽约书评》杂志 。作者系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荣休教授娜塔莉·泽蒙·戴维斯,原题为为“幸福的结局” 。经《纽约书评》许可翻译,由北京大学比较政治学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王立秋翻译 。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Natalie Zemon Davis, 1928- ),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荣休教授 。著有《早期现代法国的社会与文化》(Society and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France, Stanford Univers
撰文|[美]娜塔莉·泽蒙·戴维斯
译者 | 王立秋
得救之旅:寻找“炼狱”
在西方基督教世界中,炼狱观念来得很晚,如果我们说的是真正的炼狱,即为中间那类人准备的天堂与地狱之间的第三个地方,而不是死后的净化之火这个不断变化的概念的话 。不过,在十二世纪“诞生”后,炼狱这个观念就变得极其重要,它体现了新的时空概念,强化了新的对权力和特权的要求,也重塑了此世的审判 。
勒高夫的叙述从多个古代的死后世界模型开始:柏拉图的轮回,维吉尔的冥火,犹太教的黑暗阴间(Sheol)和亚伯拉罕的安舒之怀(refreshing bosom)——义人在这里等待复活 。在这里,勒高夫感兴趣的不是寻找炼狱的“谱系”;他想呈现的,不是老式的观念史,在那种观念史看来,各种信仰系统同属一个“家谱” 。相反,他写道,这些早期意象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使像炼狱这样的观念能够诞生的历史和逻辑条件以及什么条件能加快这样的观念的发展速度” 。古代的时间概念是一种典型的循环时间观,其中,宇宙被看作一个不断重复的生灭循环 。这种观念难以适应个人的死和世界的终末之间的线性张力,后者对炼狱来说是一个必要概念 。
炼狱的母题在早期基督教和中世纪思想中缓慢增殖 。奥古斯丁是一大来源 。他肯定为他已故的母亲莫妮卡祈祷能够提高她在下一个世界中的地位(因此祈祷给她的灵魂带来了一些变化:在末日来临之前,她的位置不再是永恒不变的了) 。他还坚持,净化之火会让“不完全好的”灵魂甚至在身体复活之前就抵达天堂,而邪恶的和不完全邪恶的灵魂则会因之而提前在地狱受罚 。在这里,勒高夫也展示了,观念与历史斗争相关:关于在下一个世界中会发生什么的叙事,也将取代基督教千年至福派对此世的激情希望;而为少数人准备的净化之火,将取代那些和奥利金一样认为每个人未来都会被净化而进入天堂的人的乐观主义 。奥古斯丁使人在死后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天堂,但他的标准是悲观而严格的 。根据勒高夫的解释,《上帝之城》的作者之所以没有进一步描述炼狱,是因为身为贵族的他厌恶庸俗的物质主义,不愿意过度具体地描述关于末世的经外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