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的故事》读后感100字( 三 )


巫老师的书中,从绘画,诗歌,金石,摄影,电影,装置艺术等多个领域,从东方以及西方的不同视角,勾画出古代废墟的悠远与沧桑,也囊括了废墟所带来的冲击与民族意识的崛起,甚至包含了我们对废墟的反抗 。书中的文字和图片让我对废墟有了些了解,已经开始期待巫老师的另外几本书 。
《废墟的故事》读后感(四):废墟—带给我们无尽的感情色彩
每个废墟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 。而对于我们来说废墟对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含义,有些废墟代表了某个时间段的一段历史;有些给我们呈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些通过艺术的表达带给我们无尽的希望 。
废墟对每个人含义不同 。历史学家或许沉浸在它所表达的那段尘封往事,想要揭开历史背后的重重迷雾;文人墨客有着国破山河在的悲凉,又可能像顾炎武那般怀念曾经的明思帝,那个亡了的大明王朝;艺术家提起手中的画笔,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慨,或是孤寂又或是充满希望 。
而随着艺术的发展,废墟从曾经华夏土地上留存的石碑,画卷中的大山大河到如今的摄影照片展示出来的战争画面,城中景象 。艺术的呈现手法多种多样,带给我们无尽的感情世界 。
当你驻足在火烧过后的圆明园,会感叹曾经那个不争气的清朝政府还是产生无尽的遗憾?这一切都等待着你自己的体验 。
《废墟的故事》读后感(五):虽然对当代"废墟"艺术不太有兴趣,但是描述古代艺术的"废墟"观念引人入胜
【《废墟的故事》读后感100字】"大卫·波特注意到:'对一位18世纪有品位的人来说,罗马和广东好像是一对让人想象不到的伙伴,都成为了启迪的源泉 。' Sinographies: Writing China: p. 143 。但他没有指出前者与废墟的观念紧密相连,而后者则与异国情调密不可分" 所以这是我喜欢罗马的原因吗,想去伦敦邱园看看,人造罗马式拱门莫名特别像亚的斯亚贝巴大学的校门 中国古代建筑以为是木质结构,所以废墟和遗址并不像西方那样会保留一堆石头,而可能只剩一个土丘或者说夯土平台,而旧建筑如果要留存下来,只能是不断修缮或者更新 周朝和春秋战国时期,"台"是彰显权势的事物,能站在高台远眺是皇室才能享受的事情,而今所有的观景台尽管不如古代那么宏伟,但至少提供了远眺的机会 而正因为那时候的"台"非常壮丽,多年后只剩"台"本身时,一种对于虚无的感慨和怀旧之情得以萌生,所以站在什么台上远眺怀旧,不一定是风景让人怀古,而是"台"这个事物在文学上已经直接被关联到了怀古和虚无,不过我也在想,如果不是浸润在中国文学氛围中成长的人,也会有在"台"远眺就会怀古的关联性吗 美术评论家们也是文学家 枯树也是废墟的一部分,"隐含了衰败、死亡和复生","是一种特殊的废墟,因为它只是枯了,却未必完全死去","对朱熹来说,孤独的枯树最确切地传达了'天地之心'的生生不息,因为它为自己的再生而挣扎,不像百卉千葩那样不过是自然界暂时的茂盛" 树真是有意思的事物,即使是"废墟般的形体",也同时"拥有非凡的能量和精神" 石涛在1696年左右55岁时所作的「清湘书画稿」最后一卷太有趣了,自己写了一段小字"图中之人可呼之为瞎尊者后身否也 。呵呵!"大抵不知道后世人的世界里"呵呵"的新含义吧,他这个作品其实是自传式的,因为"石涛晚年自号瞎尊者,所以我们知道古树中打坐的僧人是画家的假想自画像(pseudo-self-portrait),表现的是1696年(他画这幅画的时间)后6亿7192万年后的自己" 在北京时,经常跟着去徒步各种野长城,很难说在爬得有点累时,还能怀古,但是觉得山上有这样残破的城墙城楼,还是觉得大自然多了一分人文的质感 看完后更想去看各种遗址和废墟 最后引用英格尔·希格恩·布罗迪的一段话: "理想"的废墟必须具有宏伟的外形以便显示昔日的辉煌,但同时也要经历足够的残损以表明辉煌已逝 。既要有宏伟的外貌以显示征服之不易,也需要破败到让后人为昔日的征服者唏嘘感叹 。废墟彰显了历史不朽的痕迹和不灭辉煌的永恒,也凸示了当下的易逝和所有现世荣耀的昙花一现 。所以,废墟能唤起的情感既可能是民族的自豪,也可是忧郁和伤感,甚至是乌托邦式的雄心壮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