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到极致是放手》读后感1000字( 三 )


《爱到极致是放手》读后感(三):如何引导孩子拥有自己的人生和自我成就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 , 然后拥有自己的成就 , 就像自己未完成的事业后继有人一样 。但是挺多时候也就像张德芬的《爱到极致是放手》里说的 , 孩子毕竟是独立的个体 , 你不可能让原本要长成苹果树的树苗给他修剪成橘子树 。那是违背孩子天性 , 非他们原本意愿的事 。就像有的时候我经常听到某某的家长说 , 我喜欢活泼一点的孩子 , 不喜欢总是这么安静的孩子 。而我有的时候也希望孩子可以变得再有自己的想法一点 , 但是当他真的要违背我的意思以后我才发现我是真的头疼啊 。所以大人有的时候就真的挺拧巴的 。一方面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孩子 , 另一方面又想要让孩子无时无刻不按自己的意思来完成自己要求的事情 。但是 ,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 他们为什么一定要按照我们的方式去生活呢?就像我们同样需要得到别人尊重一样 , 其实孩子也需要从我们这里完成他们最初实现自我被尊重的第一课 。? 对不合理的事拒绝而非针对人 尊重 , 什么是尊重呢?比如尊重孩子的意愿 。就像有的妈妈她总想着把孩子当做自己的财产 , 觉得一定要让孩子出人头地 , 这样才能显得自己脸上有光 。而这其实是为父母在为自己作打算 , 不是在替孩子考虑问题 。比如有的妈妈觉得别的孩子学习可以不用复习 , 而自己的孩子复习 , 那显得自己多没面子?于是就打算拼着狠劲也得让孩子直接升班 , 而不是考虑孩子自身的状况 , 这就是典型的面子大过孩子 。所以 , 在我们的人生里 , 最先学会获得的尊重其实就是从父母的教育里得到的 。如果你一直侵犯孩子的权利 , 那么孩子在长大以后也同样会允许别人侵犯他们的权利 , 并且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 。他会从小一直被欺负到大而不间断 。就像张德芬的《爱到极致是放手》里说的 , 尊重孩子 , 我们并非为了自己 , 而是需要学习同理孩子的各种感受和需求 。比如 , 跟孩子约定好了出去玩结果却来了客人 , 那么就需要对孩子说 , 真的很抱歉 , 本来答应好你的但是却没有做到 , 我们一下次再一起出去玩好吗?这次是妈妈没有遵守约定 , 下一次我们一定去实现好吗?而不是面对孩子的不开心呵斥孩子的不懂事 。是的 ,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和要求 , 让孩子知道他们是可以有要求 , 有需要的 。这样当孩子在外面再遇到类似的别人侵犯他们权利的事情时他们会明白自己的边界和界限感在哪里 , 就不会再被人再随意侵犯了 。同时 , 我们也要教会孩子懂得对事不对人 。所谓对事不对人是指 , 我们针对的是这个事 , 而不是给别人人身攻击 。就像答应了孩子出去玩却没有做到的家长 , 对孩子抱歉的是不能满足孩子出去玩的事情感到非常抱歉 , 而不是面对孩子的不开心指责批评孩子你怎么那么不懂事?所以这样的情况下 , 孩子也会明白 , 在感受到愤怒与不满的时候 , 我们需要用到的是非暴力的语言沟通 , 而不是在愤怒情况下说出了不恰当的言语与做出不恰当的事的行为了 。? 按孩子的状态成长并给与尊重 什么叫按孩子的状态成长呢?就像张德芬的《爱到极致是放手》里说的 , 明明是颗苹果树你非要按照橘子树的成长给它修剪施肥 , 然后你还怪它成长的不是你期待的样子 , 这样其实都很累 。同样也像喜欢安静的或者又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就不能像别的孩子那么活泼呢?其实说到底我们都是在按照自己的需要在培养孩子 。我们不是在让孩子成长 , 而是想要透过孩子去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和状态 。就像我 , 我本来喜欢的是文科 , 爱的是美术 , 但是我妈觉得会计真的好简单啊 , 于是让我报了会计 。如果要问我你为什么当初不坚持去学语文或者是美术呢?只能说我当时不懂得该如何为自己去做坚持 。所以我后来只能在会计的领域里很艰难的爬行着 。而如果要问 , 你为什么不转行呢?我只能说年近四十的我没有办法再从零开始了 , 因为现实问题 , 我只能继续深耕会计了 。而美术我只能作为爱好来培养它 , 然后直到有一天我的会计变得驾轻就熟的时候我在去发展我的美术了 。以及也看到过很多的例子 , 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又放弃的 , 为什么呢?只是因为并非自己所愿 。而自己更擅长的还是自己喜欢的专业 。说这些并不是说天下父母都那么多的不是 , 而是想要表达 , 在自己可以努力学习的时间里 , 不违反是非对错的情况下 , 尊重孩子的意愿结合孩子的状态然后给予他们更多的成长空间 。? 充实人生有成就按喜悦不看脸色 什么叫充实呢?你可以劳逸结合获得很多知识 , 不会觉得每天碌碌无为 ,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那种 。那么什么又是成就呢?在你自己的所在领域每天进步一点 , 就像孩子每天学习进步一点 , 不会觉得自己除了玩就没别的事了 。因为我们的成就就像张德芬的《爱到极致是放手》里说的 , 孩子学习不是为了考试 , 而是为了明白道理掌握技能 。所以我们不是为了看别人的脸色来学习 , 而是需要根据自己的状态去学习 。就像大家都经历过家长之间互相攀比成绩 , 那个状态就是成绩不好的真的会觉得很尴尬 , 很自卑 , 然后仿佛所有的聚光灯都在别人身上而自己则变成了那个丑小鸭 。但是充实的人生不是用来攀比的 , 而是需要看自己在学习之中获得了什么 , 除了成绩我们还可以获得做人的道理 。我们是需要按照自己的人生状态来进行的 , 而不是需要看着别人的脸色去学习的 。就像在我初中的时候我看不进去《红楼梦》觉得它晦涩难懂 , 但是在我结婚生子以后我却可以看下整本书了 。是的 , 我的人生状态变得不一样了 。所以也就会有少年读本的四大名著以及原版的四大名著 , 为的就是满足不同时期人们对于知识的不同需求所做的准备 。所以让孩子学会拥有他们自己的人生状态和成就是按照他们的喜悦的方式进行的 , 而不是通过别人的脸色和认可做准备的 。? 写在最后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 如果想要让孩子健康快乐的学有所成 , 那么需要父母丢开自己禁锢太久的双手 , 因为孩子既非我们的附属品 , 也不是我们为成就自己面子的产物 。就像我们同样需要获得尊重的感觉一样 , 孩子也需要的 。所以 , 当我们都抱着双方自由但又彼此尊重的想法和态度以后孩子是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美好的人生的 。而这样的结果也是每一位做家长的希望看到的结果吧 , 我想 。图片来源网络 , 侵删 我是百想耳语 喜爱画画 , 也爱读书 , 更爱幻想的有爱妈妈 。让我们一起享受生活 , 感悟生活 , 同时在历经风雨过后 , 可以享受彩虹般阳光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