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读后感摘抄( 三 )


我最心疼的人,是忘忧 。这是一个没有着墨太多的人物,一个从身到心都像是被山泉水洗涤过一样的通透的人儿,纯洁得犹如冬日里的一枚春月 。他害怕进入一切美好的东西,他愿意靠近它们,观赏它们,可是他不愿意进入它们,他经不起一点儿的失望 。他想做一个懂茶的人,事实上他也做到了 。
阅读的时候我就发现:忘忧茶庄的茶叶贯穿了整个故事,哪哪都有它的影子 。茶的文化也跟着故事的情节穿插在各个章节中--原来春社是指:在春季里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年只有两个社,春社和秋社,从宋代开始,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 。在春社前采的茶叫做社前茶,还有明前茶和雨前茶,应该是清明节前和谷雨前 。
原来白露茶不似春茶那般娇嫩,不禁泡 。也不似夏茶那样干涩、味苦 。老客们比较中意,因为经过一夏的煎熬,茶叶在时间中熬出了最浓烈的品性 。
龙井茶好在哪?第一是早,茶叶是个时辰草,早采三天是个宝 。以早为贵 。第二是嫩,以采摘的嫩度不同分为莲心,雀舌,旗枪 。采回的鲜叶需要在室内摊薄,厚度为三厘米,经八至十小时摊晾后,叶子失去一部分水分,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减少苦涩味,提高鲜爽度 。
我从茶文化里面洞见了轮回流转的道理:最极端的东西都是会转化的 。茶在最好的能掐出水来的时节,芽就被摘下来,然后被手揉捻,放在锅里翻炒,最后倒进罐里封存,暗无天日 。等有一天被重启开封,沸水这么一泡,就变成了世上最美的甘露,被喜欢的人一口一口品尝,成为身体、灵魂的一部分 。最柔软最柔和的那部分 。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有这么一家人,他们彼此牵挂、彼此温暖,有人情味有人性,即使身处沼泽也饱含希望,太过美好太有希望,一靠近就不想远离 。我这个看客都被他们的故事感动得眼眶湿润,随着故事一起哭一起笑,更何况是身处故事中的人呢?杭家,这个茶香世家在乱世中能保得安稳,归因于和茶一样做人,像茶一样内敛平和不招摇张扬 。所以爱茶之人也是被上天眷顾的人啊!
《望江南》读后感(三):那么多人等了26年,TA终于来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茶之风骚行到明清之际,陈曼生算得上个中翘楚 。
说陈曼生,其实是说曼生壶,而说到“内清明,外方直,吾与尔携藏 。”的曼生壶则贯穿了《茶人三部曲》 。
还记得看完第二部后,似乎时间上出现了断层,那一段艰难岁月,那一段澎湃激情,那一段多少人都无法忘怀地时光,在指缝中倏地流过了,颇为可惜地合上三部曲后,念念不忘的是在那年光中又会上演着如何的惊心动魄,又会有怎样的悲欢离合?而今暌违26年后终于迎来了《望江南》,上承《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下启《筑草为城》 。终使“茶人”系列得以真正完整地呈现,变成“茶人四部曲”,勾画出近代、现代和当代史上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