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读后感摘抄( 四 )


1
书中的字里行间满满的翰墨之气 。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对古典文化如数家珍,对制茶,采茶,泡茶细节描写精致典雅,人物描写真挚深情,将杭家的家庭生活写得生动有趣,又荡气回肠 。
《望江南》写出西湖边上的制茶大家杭家的兄弟姐妹的故事,男女之情,手足之情,挚友之情,父母子女之情,难言的情愫,凄凄楚楚,怯怯惶惶,悲悲痛痛 。
嘉合的稳,嘉平的慧,吴觉农的执,叶子的痴,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时代变迁、人事飘零,伤害、贪婪、背叛;淡泊、坚守、宽容,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证明着生存与生活 。曾经的杭家子弟们,或痴或癫,或喜或悲,或淡或躁,却也至情至性!
王旭峰写出了世间,也写出了情爱,书中随处可见的深厚的文学素养,也感受着她的从容淡定,不矫揉不造作的大家风范 。
世事无情字有情,文字可以让过去的光阴凝固,让逝去的生命复活,那些属于杭家家族的旧时岁月,在书中慢慢苏生了 。
前尘若烟,往事随风,杭家兄弟姐妹,走了的,死了的,活着的,从喧闹到孤寂,从辉煌到平淡,从旧时代走进新时代 。
2
《望江南》很"江南",很地道的习俗俚语在书中穿插 。内容扎实有物,文字雅俗共济,行文流畅大气,人物饱满鲜活,语境生动传神,于无声处胜有声 。
那种从生活深层涌流出来的情趣与意蕴,在物质层面上就是讲究生活的精致,细节的到位,凡事都有出处 。
小说穿插有制茶,采茶,泡茶,茶叶的种植,传说,茶叶的工艺、习俗的再现,包罗万象,奇情异致,皆有据可循 。
有人说王旭峰言辞中带着掉书袋的“累赘” 。但正是这些所谓的“掉书袋”,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更多的茶文化知识 。
也算曾经的朱门大户,也是曾经的养尊处优,旧时光里的琐碎渐渐远去,但饮茶,爱茶的讲究代代传袭,习俗规矩却仍然顽强地存在于家族的各个角落 。
不曾走出去的子弟终究是挡不住高墙外萧萧风雨的吹荡,他们终归走出了杭家,深入洪流之中,感革命热血激情澎湃,看世事变迁的世态炎凉 。
一世沉稳亦有热血,一世洒脱亦有迷茫,一世侠骨亦有柔情,一世风流亦有煎熬,一世通透亦有遗憾 。
有人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有人放浪形骸随波逐流 。
一出世一入世,一退一进,一诉诸于内一求索于外 。相似的命运在几代人之间轮回,时代洪流的裹挟中面临着不同的选择 。几经转手的忘忧茶庄,见证着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时局,也阅尽了世间百态,离合悲欢,与杭氏家族一同经历世事变迁,在风雨中飘摇而不倒 。
3
茶是拉住欲望的强有力的东西 。从春秋到两晋,茶文化叫俭,不是勤俭,而是内敛 。“俭”这个词是在贵族里产生的 。两晋时出现了儒家道家,出现了“俭”的风气,就是为了抵抗奢侈 。中国文化有一个理念,有相应的力量,冲出去的力量有多强,抓住他的力量有多强 。就像一滴水,有两种力量,一是拼命往下落,一是被外面的张力裹住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