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读后感锦集(11)


左图中 陈绮老师 右图 赵倞老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赵倞老师从译本的类型入手 , 分析了外文作品翻译的现状和未来 。赵老师指出 , 欧美国家流行的译本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 一类是最为传统严格的古文校注本 , 一般是针对更加严格的哲学著作 , 比如说柏拉图的《会饮》;一类是原文-译文对照本 , 多见于对诗歌散文的翻译 , 比如说马拉美的诗集 。还有一类是更加常见的单纯的译本 , 但一般会辅以更加严格的考证性著作平行出版 。赵老师认为 , 相比于西方国家的同行 , 我国的外文作品翻译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尤其应当重视译文与注释的精准性 , 并尝试着展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对应性与交互性 。对于《新生》的新译本 , 赵老师认为 , 李海鹏博士在翻译过程中对格律和韵脚的重视别具匠心 , 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对原文风格的还原;石绘博士译笔文雅、考究 , 特别值得肯定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娄林老师从文学和哲学的视角对石绘的译本进行专业的点评 。他指出 ,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版本 , 不但用词准确凝练 , 而且还保证精准的基础上 , 以古汉语的方式凸显出但丁语言的原生美感 。最终呈现出的作品中 , 文风干净简洁 , 难得一见 。其次 , 正文文末的注释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作用 , 有利于消除中意文化的隔阂 , 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阅读背景和研究视野 。与此同时 , 娄老师提醒我们 , 《新生》采用了散文与诗歌相互间隔的方式 , 上下文间具有强烈的哲学关联 。因此 , 如果读者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但丁 , 不仅需要从诗歌的文学鉴赏层面入手 , 还要回归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西方哲学传统之中予以理解 。
娄林老师
马晓路老师
清华大学的马晓路老师总结了陈绮老师对“生”和“死”的解读 , 深入阐释了在“新”的内涵 , 并就本书中的“超越”问题作出进一步阐发 。首先 , 马老师指出但丁承袭了普罗旺斯的文学传统 , 即典雅爱情 。不同的是 , 典雅爱情倾向于刻画不受束缚的纯粹之爱所包含的骑士精神 , 但丁则进一步将这种爱上升到了神秘主义的阶段 , 回归至自身的灵魂旅程 , 从而实现对自我命运的洞察和超越 。可见 , 《新生》就是热烈的、富有激情的爱 。其次 , 不同于下降式对于女性的爱 , 但丁借由爱完成了“上升”和文学的超越 。在脆弱的、充满隐喻和程式化的女性形象中 , 但丁寄托了自身精神层面的旅途和智慧的经验 。认识到这一点将增进我们的阅读体验 。最后 , 马老师称赞本书的注释部分体现了译者和编辑深厚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