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读后感锦集( 七 )


或许思念着此地所无之物 , 
你们来自遥远的居民与恋土 , 
脸庞的形容已将这秘密泄露 。
没有啜泣传来 , 当你们穿过
这座浸透了悲恸的城镇半途 , 
正如那幢幢人影却魂灵枯疏 , 
难道不懂得它的凄惨落魄?
若你们驻足休憩 , 愿意聆听 , 
我心中叹息的预言必成真相:
当身影离去 , 你们将泪洒城中 。
这里痛失的是它至福的女郎;
既然这些词语能诉说她的远行 , 
就有力量让赶路人泪水汹涌 。
来自远方的“朝圣者们”只是途经这里 , 贝阿特丽彩的死他们并不知晓 , 也并不了解诗人的悲伤 。目睹这一情形 , 但丁猛然意识到 , 自己对贝阿特丽彩既有的神话学建构 , “绝对只是一种私人性的神话学 , 对于别人来说则毫无意义”[8] , 在一些研究者看来 , 这一时刻在《新生》中昭示了一个巨大的转折[9] 。诗人的诗歌抱负 , 不再局限于追随“口授者”而写出主观的爱情感受 , 而是要将爱情的范畴扩大 , 让它从私人性中超越出来 , 抵达公共性的境界 。于是 , 在《新生》的最后一首诗中 , 诗人依然借助“朝圣者们” , 表达了自己未来的诗歌理想 , 尽管此时的但丁还并无能力理解与实现:
就看见一个女郎 , 收获着光华 , 
也施予了光彩;这辉煌的焕发 , 
吸引朝圣者的魂灵凝神注视 。
目睹这般光景 , 言辞朝我涌来 , 
我却无法领悟它微妙的奥义 , 
尽管是心灵 , 曾疼痛中开启此门 。
但我知道这些言辞温柔如斯 , 
因为传来的声音总是贝阿特丽彩
《新生》写到这里 , 诗人对贝阿特丽彩的书写期待 , 已不再是让“朝圣者们”无动于衷 , 而是要“吸引朝圣者的魂灵凝神注视” , 此刻作为诗人一己感动之人 , 未来必须要获得恒久的、公共性的魅力 。在这个意义上讲 , 诗人此时从“口授者”那里超越出来 , 要开启的则是一段以全部余生来完成的“朝圣”之旅 , 直至《神曲》全部完成 。若以后世的眼光看 , 没人会质疑但丁这一抱负的完美实现 。一个有力的例证是 , 600年后 , 深受但丁影响的爱尔兰大诗人叶芝在写给毛特·岗的传世情诗《当你老了》中也使用了“朝圣者的魂灵”语 , 这一表述中实际上就跳动着《新生》中这句诗的踪影 。行文至此 , 我们得以印证本文开头的话:《新生》在很多意义上都堪称《神曲》的先声 。“它虽非《神曲》必要成为的百科全书式的文本类型 , 然而但丁却以之囊括了所有的话语、耳语、抱怨、噪音 。”[10]也就是说 , 《新生》虽非但丁诗歌的最终完成 , 但却几乎预示了后来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