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读后感锦集( 八 )


艾略特说:“《神曲》把我们带入了中世纪形象所组成的世界、思想与信条所组成的世界 , 而《新生》则把我们直接投入中世纪的感性中去 。”[11]对于当代新诗来说 , 诗人们如何能够先以主观的方式精确、全面而有条理地收集当代的感性 , 继而在此基础上携带并超越“口授者” , 最终躬身完成一个向真正的公共性攀升的“朝圣”之旅 , 以及这一思路是否可能 , 或许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讲 , 尽管《新生》已距今700多年了 , 但我们对它的阅读 , 也许并非一件全然过时的事情 。
[1]Charles Singleton:A Essay on the Vita Nuov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49, p. 3.
[2]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文集·论文》 , 卞之琳、李赋宁等译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2年6月 , 第344页 。
[3]同上 , 第350页
[4]雅克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 何新译 , 马香雪校 , 商务印书馆 , 1983年12月 , 第307页 。
[5]这两句话引自但丁:《神曲·炼狱篇》 , 田德望译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9年12月 , 第414页 。
[6]Charles Singleton:A Essay on the Vita Nuov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49, p. 10.
[7]雅克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 何新译 , 马香雪校 , 商务印书馆 , 1983年12月 , 第307页
[8]Giuseppe Mazzotta: Reading Dant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4, p. 20.
[9]同上
[10]Giuseppe Mazzotta: Reading Dant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4, p. 21.
[11]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文集·论文》 , 卞之琳、李赋宁等译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2年6月 , 第350页 。
《新生》读后感(四):4·26 人大《新生》中译本推介会、朗诵会暨音乐会
参会师生、艺术家合照
4月26日下午3点 , 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外国哲学研究所主办的但丁《新生》中译本推介会、朗诵会暨音乐会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厅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包含译本推介会、但丁诗歌双语朗诵会、诗歌音乐会三个环节 , 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吴功青老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成沫老师、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的李婧敬老师担任主持 。参与推介会的研讨嘉宾有中国人民大学的王家新教授、赵倞老师、娄林老师 , 浙江大学的朱振宇老师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陈绮老师 ,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文铮教授、李婧敬老师 , 清华大学的马晓路老师等知名学者 , 还有《新生》一书的译者石绘博士和李海鹏博士 , 以及来自漓江出版社的林培秋编辑 。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系师生、清华大学语言教学中心的师生 , 以及陈以新、曹鹏飞、韩音培、卜乐、王紫懿等高水平艺术家以朗诵和演奏等表演方式 , 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现场气氛热烈 , 精彩纷呈 。师生们齐聚一堂 , 共同沐浴在700年前但丁时代的璀璨文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