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读后感锦集( 十 )


王家新
文铮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的文铮教授首先对两位译者与王家新教授表达了祝贺与感谢 。文老师从意大利语文学的专业角度对但丁的个人形象做出了简要的评述 , 并结合中国近代文学史讨论了但丁对中国文学与中国的影响 。文老师指出 , 早在1921年 , 中国就掀起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阅读、翻译和研究但丁的不小的热潮 , 钱稻孙先生的《神曲一脔》译文也正是在这一年面世 。王独清先生在1934年以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译笔完成了《新生》的翻译 , 对当时的文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而在当下 , 仍然有年轻的学者有热情去完成《新生》全本的翻译 , 使得中国学界对《新生》的阅读和引介构成了一条绵延百年的线索 , 这足以说明这部作品持久的生命力以及但丁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感召力量 。随后 , 文铮老师回到了译本之上 , 对现存的几个译本进行了比较和评析 。在文老师看来 , 王独清先生的译本极富文学性 , 但浪漫主义风格的译笔却掩盖了但丁本人的古典风格;钱鸿嘉先生的译本一时风行 , 影响了大批的知识分子 , 惜乎与但丁本人的气质略有出入 。两位译者的新译本在语言上显得更加典雅精到 , 而对诗歌格律与韵脚的重视也堪称创见 , 因而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了走进但丁 。尽管阅读译本终归是隔着面纱接近作者 , 但这部新作作为一层面纱已经足够的轻薄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陈绮老师立足于“死亡”与“新生”的关系 , 对《新生》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陈老师指出 , 《新生》这部诗歌中反复出现“死亡”的意象 , 因为“新生”不仅意味着超越性维度的出场 , 也意味着对过往的回顾 , 这也决定了这部作品是但丁朝向超越之旅过程中的中间环节 。具体到文本中 , 回顾与超越的双重面向在诗歌中分别在体裁与内容上各有体现 。从体裁上看 , 但丁在写作《新生》时虽然使用俗语实现了文学上的革新 , 但作品中反复出现对此前流行的“温柔新诗体派”的借鉴和征引 , 因此《新生》也是对“温柔新诗体派”的回顾;从内容上看 , 《新生》对贝阿特丽彩人物形象的塑造仍然停留在尘世之爱的层次 , 这种形象作为一种“宫廷之爱”、“典雅之爱”虽然超越了情欲 , 但仍未沉浸在天主教的仁爱之中 , 因此只是超越的中间环节 。这种上升的过程直到《神曲》中纯粹仁爱的确立才得以完成 , 因此《神曲》也是真正的新生 。最后 , 陈绮老师高度评价了两位译者与新译本 , 认为新译本是对已有译本的推进和完善 , 这也呼应了《新生》的主题——超越的过程与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