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经典读后感有感( 三 )


”刷什么墙,你妈回来找不着家 。“
我数十年如一日的关照着你生前的一切,感念我们一起生活的点滴,是因为从第一眼见到你,我就知道你是我的妻子 。
故事的结尾十分隐喻,对于老人来说,家不是孩子或是孩子的孩子,而是和相守的爱人永远在一起,不论是人间,还是另一个世界 。
同样在故事《闺蜜》、《瑜伽》、《桃花》三幅短片故事里面,可以读到都市另一面的生活 。
坐标上海的三个风格迥异的女人,端庄优雅但又逻辑死板的宁蒙、跳脱飘逸又感性敏锐的解陌、长相艳丽秀美性格却古板守旧的辛梅 。
三个女人,三个家庭,面对工作、生活、感情,她们有着不同的感悟和思维 。
作为好闺蜜的宁蒙和解陌,还有好友辛梅,她们之间的对话体现着都市女人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思考与选择 。
宠爱丈夫的辛梅最后并没有赢得一个爱情家庭美满的结局,事业有成,处处优秀的宁蒙也有自卑和渴望突破的天性短板,而洒脱不羁的解陌却是一直苦苦追寻人生意义与哲思的求学者 。
在宁蒙家干了8年的保姆桃花,最后以孙子出生不得不离开而黯然离场 。
你当然也会被她们的家庭、收入以及消费描写所吸引 。
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拥有一定的选择主动,是三个女人共有的特性 。
作者把角色设定为吃穿住行都显宽裕的都市女性,她们的压力又在何处 。
在这本故事集里,男性的描写几乎被大部分弱化,凸显的是女性的曲线和美丽 。
只有在最后一则故事《博弈》中,股票投资的周旋,身负巨债的走投无路,尔虞我诈的算计,投资者们的性别才多数为男性描写 。即便如此,也并不可以凸显 。
生意场,是权利和金钱 。是一场组局悄然拉开,也悄然落幕 。
他们或是她们在不同的关系中,表现出的拎得清,或是亲密,都是社会关系和人物利益之间所得和不求所得 。
哲理就是理解后,心生惆怅之感 。
人生如此,即便明白,有些事情也无法顺利进行 。
大概每个世间的痛苦和纠结皆是源于此,所以,禅修和瑜伽才会成为解陌面对自我,认清自我的唯一方式 。
每一天,我们无时不刻都在博弈,经常跌落,但总会再起,这世界上那么多的故事和欲望,良莠不齐,但也充满人气儿 。
《博弈》读后感(四):《博弈》:他的情是浅浅的蓝,如天空,远淡含蓄
在阅读小说集《博弈》前,我对经济学家、人文学者林采宜知之甚少 。不过,关于她提出的“把钱花光,为国争光”的理论倒是略有耳闻 。
《博弈》收录了林采宜近两年的中短篇小说,包括《闺蜜》《桃花》《博弈》等六个故事,其中第二篇《斜阳》可以说是第一篇《忐忑》故事的续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