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经典读后感有感( 四 )


福建姑娘得萱嫁给老王村唯一的大学生耀祖后,每年春节去婆家过年前得萱都需要为自己进行一番心理建设 。好在得萱聪明、适应能力强,婆媳间虽然有着非常多的不同点,依然可以和谐相处 。
在《忐忑》中,有一个细节描述非常形象,相信许多初为人母的朋友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这样的场景让得萱第一次在婆家发火,好在得萱比较克制,丈夫耀祖也比较会“来事儿”,于是,一场即将爆发的婆媳大战就这样被无声化解 。其实,这样的情况是任任何一位新晋妈妈都无法接受的,更何况除了婆婆之外,得萱还看到婆婆的好姐妹将自己嚼烂的花生吐在手上塞进榕儿的小嘴 。
婆媳两代人的认知差异、城乡间的风俗文化是存在于得萱与婆婆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在这个故事中,作者林采宜巧妙地将这些矛盾略过,更多着墨于得萱与婆婆间的彼此适应,彼此包容 。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视角,得萱那件回老家才会穿在身上的豆绿色羽绒服即是得萱见婆婆的“演出服”,也是得萱表达立场的和平色 。
林采宜笔下的女性形象非常具有个性魅力,除了上面提到的得萱,《桃花》中的保姆桃花也是如此 。
桃花是家政服务员,第一次与新东家见面双方感觉都很满意,于是,桃花即时来新东家上工并且很快与新东家融合到了一起 。桃花是个很知道分寸的家政服务员,做事认真负责从不敷衍了事 。有一次,与桃花同为家政服务员的汪玉提议桃花从外面买现成的包子回来给男主人和东家的小女儿圆圆吃,桃花虽觉可行却未停止手中的动作 。
桃花和汪玉虽同为家政服务员,但两个人的行事风格完全不同 。故事中的汪玉会仗着东家的友情萌生出许多超出自已身份的想法甚至行动,桃花却不会生出不符合自己家政服务员身份的想法 。
唯一的一次,是桃花儿子结婚 。桃花爸爸住院时,东家给桃花转了三千块钱,当是桃花无法床前尽孝的心意 。儿子结婚花销很大,桃花就想在东家面前念叨念叨操办婚事的难处 。私心里,桃花是想东家会像爸爸住院时一样再给桃花一些额外的“补贴”,然而,东家听后微微一笑就转身离开了 。
桃花与东家和汪玉与东家的相处模式是非常鲜明的对比,汪玉的东家因为太过“亲切”致使汪玉有些逾矩,桃花的东家虽然出手大方,凡事好商量,但从未忘记自己是主人,桃花是保姆 。
【《博弈》经典读后感有感】六篇小说中,《斜阳》最令人感动 。
得萱婆婆离世后,公公对婆婆深沉浓厚的爱才渐渐显现出来 。老家的房屋残破,子女提议说将墙壁重新粉刷一下,公公坚决不允 。公公说:“去,刷什么刷,墙一刷,家变了样儿,你妈回来就找不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