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来源 中国优秀古诗词

中国诗词来源 中国优秀古诗词

中国诗歌的起源是什么? 中国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语言 。
艺术起源于劳动 , 中国诗歌同样也起源于劳动 。
文字产生之前 , 最原始的中国诗歌就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逐渐发展起来 。
人们 在劳动中 , 为了协调动作、消除疲劳 , 便创作了中国诗歌 , 如鲁迅先生所说:“其 中一个叫‘杭育杭育’ , 那么 , 这就是创作 。
”从集体劳动的节奏中直接孕育降生的初民文学 , 就是中国最原始的中国诗歌 。
《淮南子》一书中 , 关于中国诗歌起源有这样的描述:“今夫举大木者 , 前呼‘邪 许’ , 后亦应之 。
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
”这表明:我们祖先劳动时呼喝的有节 奏的号子 , 在其中加入一些词语或者有趣的话 , 就变成了最原始的中国诗歌 。
由 此可见 , 中国诗歌是为了适应劳动节奏而产生的 , 而且与原始先民的劳动、生活、 情感等密切相关 。
《毛诗大序》说:“诗者 , 志之所之也 。
在心为志 , 发言为 诗 。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
言之不足 , 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 , 故咏歌之;咏 歌之不足 ,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中国诗歌是人们用来表达内心的愿望与情感的 。
在没有文字的原始社会 , 中国诗歌是一种辅以动作的口头表达方式 。
中国古诗的由来?诗歌的由来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 , 几千年来 , 诗歌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 。
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 , 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 , 以便记忆、传播 , 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 。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 , [志]上从[士] , 下从[心] , 表示停止在心上 , 实际就是记忆 。
文字产生以后 , 有了文学的帮助 , 不必再死记了 , 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 。
志就是诗 。
在心为志 , 发言为诗 。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 , 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 , 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 , 比诗早得多 。
考察歌的产生 , 最初只在用感叹来表示情绪 , 如啊、兮、哦、唉等 , 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 。
歌是形声字 , 由"可"得声 。
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 , 人们就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 。
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
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 , 后来为什么又把二者连在一起以[诗歌]并称呢?这只要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就明白了 。
歌 , 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来表示情绪 , 在语言产生之扣 , 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 , 情绪更加丰富 , 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 。
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 , 以满足需要 。
在文字产生之后 , 诗与歌的结合又进了一步 , 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 。
这时 , 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 , 二是歌词 , 音乐是抒情的 , 歌词即诗 , 是记事的 。
这就是说 , 诗配上音乐就是歌 , 不配音乐就是诗 。
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唱 , 歌就是诗 , 诗就是歌 。
关于诗与歌的结合 , 我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论述 。
《毛诗序》:"在心为志 , 发言为诗 。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 嗟叹不足故咏歌之 , 咏歌之不足 ,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尚书》:"诗言志 , 歌永言"这便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 。
由于这种情况 , 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 , 称为[诗歌] , 目前 , 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
诗歌何时称之首在古代 , 诗歌最初称"篇"或"章" , 而不称"首" 。
例如我国最早的《诗经》 , 叫"三百篇" , 屈原的诗叫"九章" , 诗歌称"首" , 最早出现于东晋初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