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诗词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六 )


2、传授有效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要真正达到读书的目的,就必须掌握和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 。
阅读课上,我们教师在读书方法的指导上下功夫,不仅要从理论上进行详细地讲解,而且还要联系名人名家的读书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引导学生根据阅读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 。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我们教给学生简单的读书方法 。
列出自读提纲:比如(1)看见了题目你想到些什么?(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3)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心到 。
读后要针对上面的问题,及时开展读书汇报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读书质量的提高 。
对于中高年级的孩子,我们要重点强化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1)圈点勾画 。
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 。
或爱、或憎、或疑、或思 。
(2)做批注 。
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
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一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 。
(3)写读书笔记 。
可做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
(4)做卡片 。
为了便于积累和记忆,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
(5)进行再创作 。
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 。
改写又包括改人称、改写法、改体裁等 。
3、发挥教育功能,为课程改革服务教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今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更是学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重任 。
在当前新课程全面实施和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素质,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 。
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全面发挥这一功能,让图书馆真正成为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使素质教育的天更蓝、路更宽 。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学生方面而言,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一、 初读古诗时,学生要坚持课前预习古诗词,并要做到熟读古诗古诗词,就其语言和内容而言,其实真的离我们的时代比较遥远 。
古诗词寄予着古人的思想与情感,与当今学生的生活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 。
仅就课堂上的那么点时间,学生是不能把整首诗全部掌握的,因此,课前预习,搜集资料、了解古诗的背景是尤为重要的 。
首先,看古诗词的标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标题是古诗词的眼睛 。
透过标题,我们能够捕捉到很多信息 。
古诗的标题极为凝练,需要花时间才能真正理解 。
如果能真正做到这点,学生不仅能培养到搜集信息的能力,而且能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同时又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对诗歌整体感情基调的把握 。
其次,要了解作者,即诗人 。
学生可通过各种渠道,如图书、网络等,查找、探寻诗人的生平、经历、成就,做到了解诗人 。
再次,要求学生熟读古诗词 。
朗读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在读的过程中,要争取能背下来,为后面的古诗学习作好铺垫 。
如果学生真的能坚持这样的学习过程,就能更好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
二、学生要精读诗词,做到了解诗意 。
在品词析句时,要体味诗词中的意蕴读熟古诗词后,就开始了解诗词的意蕴了,在语文课本中,古诗词都会有注释,学生可以结合起来理解 。
本人比较喜欢学生自主学习诗词,老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帮助 。
诗词其实是人类语言文化的精华,一字一句都是诗人经过斟酌得来的,有的甚至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
如果我们一字一句地逐一讲解,反而会让古诗失去原本的魅力 。
古诗的学习,重点在于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
教师不要过多地干预,一味追求标准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把握中心,体味诗情 。
学生还要善运用想象 。

【如何提高学生的诗词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古诗词用凝练的词句造就意境、勾画形象 。
教师要引导学生循着诗所创造的意境和形象去想象,这样才能融入诗境,才能品悟诗情 。
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感情沉郁 。
为此,在讲到“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句时,我特意播放了殷承宗的《黄河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