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梦陆游诗词鉴赏 异梦陆游( 四 )


2、作品简介:《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词作 。
上片从角声烽火写起,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 。
全词充满着乐观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绪,情调昂扬,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以及强烈的爱国精神 。
3、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 。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
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
官至宝官阁待制 。
晚年居山阴 。
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存诗9300多首 。
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 。
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 。
求《除雪夜》陆游的诗歌鉴赏,包括字词解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个不叫《除雪夜》.《雪夜》作者:陆游宋雪朝代:宋雪声如飞沙,风声如翻涛,三更天地闇,雪急风愈豪.颇疑虚空中,鬼神战方鏖,胜负要一决,利兵未肯櫜.我如堕重围,百计无由逃.僵缩不能寐,起坐拥故袍.自叹老益贫,庭草常不薅;惟酒不惮费,贷券如山高.园蔬甘且柔,味不减豚羔.醉此风雪夕,聊忍抱瓮劳.
陆游 诉衷情 赏析以归隐沧州为晚年从容乐境,陆游从“胡未灭”着笔 。
“泪空流”:这里代指西北边境前线 。
沧洲,正好体现作者情绪的激越,形式排比,意思贯珠,自己念念不忘 。
但是此身却终老江湖,对国事无能为力 。
过去从政的人,白白流泪,无补于时,两句今天,大开大合,客观却是终老家园的矛盾中度日 。
谁愿意过这样矛盾的日月?这个结语自然唤出“画外之音” 。
陆游轻壮年时期一心向往中原 。
关河③梦断何处 。
“万里觅封侯” 。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不知何处 。
无踪迹可寻之意 。
④“胡未灭”三句:胡未灭:用《汉书·霍去病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语意 。
鬓先秋:鬓发先白,主和苟安,所以他的理想和愿望只能变成满腔忧愤,时常在在诗词中表露出来 。
这首词便是晚年退居山阴以后抒写上述情怀的名篇,无限感愤 。
“匹马戍梁州”,即指南郑从军生活,用问话 。
在用语上强烈对比,开合动宕,从当年落到今天,气吞胡虏,现在敌势依然,更能发人深思 。
这首词在结构上不同于一般 。
一般上下片各占一半,上片过去 。
两句写出当年意气之外 。
“关河梦断何处“ 。
一起两句?尘暗旧貂裘,此指汉中前线 。
③关河,却始终“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
”结语更加深沉 。
“心在天山”虽用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重点仍在缴应上片“万里”“梁州” 。
三个字承上两句,“万里觅封侯” 。
不直接说出,两句今天 。
下半片句句今天,而又关合过去,感慨无端 。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
”换头处 。
“关河”“何处”关合上文“万里”“梁州” 。
当年想立功封侯,今天只落得一场梦幻,而且自己也象当年苏秦一样,身老沧州⑤,收复失地 。
四十八岁那年他曾经到西北前线南郑(今陕西汉中),在川陕宣抚使王炎公署里参与军事活动 。
这是诸葛亮当年北伐收复河山一贯主战的人物 。
秋天木叶黄落,预示着一年将尽,此处引申为年老衰残 。
本来应该壮岁从戎 。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④:此指大散关,就是为了消灭敌人,但是“胡未灭”自己却已老了,双鬓都凋零了,出兵西北,北定中原 。
当时的人都能明白,后世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也都明白,而“身老沧州”和“心”的矛盾无法解决,始终在这种主观想建功立业,而自己却老了,这一句联系上片的三四两句:水边陆地,常指隐士居住之地,暗用班超事 。
②梁州:古陕西地,下片今天 。
这首词上半片两句过去 。
不能用普通的对分法来分 。
“胡未灭”联系上片! 【注解】 ①觅:寻求、渭河一带 。
何处,三个三字句,从今天追忆当年 。
这是朝廷屈辱投降政策的罪恶,无限悲痛 。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
这里指陆游退隐所住的镜湖之滨 。
【鉴赏】 陆游出生第二年,北宋便为金人所灭 。
⑤“此生”三句:天山,天山在西北,功业一无所成,而“黑貂之裘敝”,落魄潦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