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梦陆游诗词鉴赏 异梦陆游( 五 )


这上片四句,两句过去 。
词里大量用典,但融合得使你不觉其为典,如“万里封侯”“尘暗貂裘”“心在天山”“沧州”,这些你不知是用典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①封候,匹马戍梁州②
求《钗头凤·和陆游》的赏析陆游、唐婉二首赏析 -------------------------------------------------------------------------------- 发表日期:2006年5月8日 已经有4047位读者读过此文 钗头凤 陆 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绵书难托 。
莫,莫,莫! 陆游的这首钗头凤和由这首词所引出的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悲剧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
记述故事、考证本事、演绎词义、论说思想、鉴赏品评等各种肯关的文章,历代皆有,不下百千 。
近十年来,更有话剧、电视剧的演出播映,使比词此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
一首词而引发如此大规模广角度的长时间的研究和轰动效应,这在整个宋词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
这一切,固然与陆游本身的人品(伟大的爱国者)和成就(伟大的诗人)有关,但就钗头凤这首词本身来说,它那痛彻肺腑催人泪下的内容和曲尽其情,形式完美的表现手法,还是根本原因 。
陆游二十岁绍兴十四年与唐婉结婚,因唐婉的才华和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家居有种种的规矩) 。
不久陆游二十三岁之前,其母强迫他与唐婉离婚 。
按封建礼法,他不能违命,虽经种种哀告抗争,终归无用,最终只能痛苦分手 。
此后不久,陆母为其续娶王氏,而唐婉则奉家命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 。
绍兴二十五年陆游三十一岁时,偶游会稽(今绍兴)城南禹迹寺南的沈园,意外地与唐婉、赵士程相遇,唐婉即遣人将黄封酒、果馔送到陆游面前,请陆食用 。
一别八九年,心恋从未中断,陆游“怅然久之”,于园内壁上题写此《钗头凤》一词,怆然而别 。
唐婉读此词后,和其词,不久即郁闷而死 。
此后,陆游北上西,从事抗金的事业,又辗转川蜀任职,直到五十四岁才返回东南,六十六岁罢官回会稽,家居直至八十五岁去世 。
据宋人陈浩记载,沈园后来被许氏买下,淳熙间,其壁犹存,好事者以竹木来护之 。
1192年陆游六十七岁时,也就是罢官回会稽不久,他就去了沈园,看到当年题写《钗头凤》那墙被保护起来,只是事隔近四十年,字迹已有模糊不清之处 。
他十分感慨地写诗一首记此事,诗前小序说:“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词一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其主,读之怅然 。
”诗中哀悼唐婉:“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
”宋宁宗庆元五年,陆游七十五岁,住在会稽城外鉴湖,”每入城,必登禹迹寺眺望沈园,不能胜情”,写下两首绝句,同题沈园,其一云,”梦断香消(分手唐婉死)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即将死去),犹吊遗踪一泫然 。
”直到八十岁那年,陆游又写诗悼念唐婉:“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

【异梦陆游诗词鉴赏 异梦陆游】

八十四岁即去世前一年,陆游还在写诗怀念:“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勿勿!”什么叫爱情?什么叫至死不渝?陆游以其一生的行动做了令人热泪难忍的说明 。
仆人递过果品的手,使陆游想起曾经多次伸出侍奉自己的唐碗的那双红酥手 。
打开黄滕封的酒,不,这是泪水不是酒 。
满城春色依旧,可唐婉已如宫墙内的柳,可视而不可攀,她已是别人的人了 。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是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
”这“满城春色宫墙柳”,更使陆游伤心之至,他甚至于悔恨自己为什么忘记了这美好春光并不属于他!当年,正是这东风恶狠地刮断了他的欢情,使他满怀愁绪,至今难休!写到这里,词人一迭声地喊道:“错,错,错!”母亲不该拆散我们夫妻,这是她的错!当初无论如何不该分手,这是我的错!命运不该如此折磨我们,今天,已是各有家室、人事皆非了,上天却又做出如此无情的安排,这是究竟是谁的错啊!一切都错了!春风依旧,春色依旧,但一切美好春光中夫妻恩爱的情景却永远不能恢复了,人再也不能团聚了!哭吧,让泪水带着胭脂红色湿透了薄纱手帕,泪眼朦胧里,再看看这闲池废阁落花,当年那永不相负的海誓山盟,那彼此忠爱的依依依深情,都还在啊!可是那礼法更在,人言更在,锦书难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