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梦陆游诗词鉴赏 异梦陆游( 六 )


人在情在,却生如死别,这罢了,不用再说了!罢了,请你不要怨恨我,不要再想念我了!罢了,让这一切都完了吧!今生今世,我再也不会去爱了,爱情在我心中永远地死去了! 读着这首词,谁能不说这是字字血声声泪!谁能不说这才是坚贞怕生死不渝的爱情!翻阅陆游全集五十卷,中有诗评词近万首,其中竟无一慈爱之语于其母,也无一爱情之篇给续妻王氏而竟有几十篇悼念唐婉之作,从三十一写到八十四岁!这真令人万分感慨之余,甚至嫉妒唐婉了 。
唐婉虽二十几岁即死去,但她却真正赢得了一个人的心 。
能在死后六十年里仍不断被人真心地悼念,且不断写成诗词洒以泪水,能有这种幸福的人,中外历史上恐怕也极为罕见吧! 爱情,是词永恒题材,但同样是表达对爱情的坚贞,描写情人热恋海誓山盟则易,因为这是一种欢乐的爱情,如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描写物在人亡思亲肠断则难,因为这是一种沉痛的爱情,如苏轼《江...
陆游《钗头凤》的赏析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
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 。
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 。
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 。
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 。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
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前月下,二人吟诗作对,互相唱和,丽影成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 。
两家父母和众亲朋好友,也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陆家就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 。
成年后,一夜洞房花烛,唐婉便成了陆家的媳妇 。
从此,陆游、唐婉更是鱼水欢谐、情爱弥深,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么科举课业、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亲都暂时抛置于九霄云外 。
陆游此时已经荫补登仕郎,但这只是进仕为官的第一步,紧接着还要赴临安参加“锁厅试”以及礼部会试 。
新婚燕尔的陆游留连于温柔乡里,根本无暇顾及应试功课 。
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 。
她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 。
目睹眼下的状况,她大为不满,几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场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 。
但陆、唐二人情意缠绵,无以复顾,情况始终未见显著的改善 。
陆母因之对儿媳大起反感,认为唐婉实在是唐家的扫帚星,将把儿子的前程耽误贻尽 。
于是她来到郊外无量庵,请庵中尼姑妙因为儿、媳卜算命运 。
妙因一番掐算后,煞有介事地说:“唐婉与陆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误导,终必性命难保 。
”陆母闻言,吓得魂飞魄散,急匆匆赶回家,叫来陆游,强令他道:“速修一纸休书,将唐婉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 。
”这一句,无疑晴天忽起惊雷,震得陆游不知所以 。
待陆母将唐婉的种种不是历数一遍,陆游心中悲如刀绞,素来孝顺的他,面对态度坚决的母亲,除了暗自饮泣,别无他法 。
迫于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婉送归娘家 。
这种情形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合常理,两个人的感情岂容他人干涉 。
但在崇尚孝道的中国古代社会,母命就是圣旨,为人子的得不从 。
就这样,一双情意深切的鸳鸯,行将被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 。
陆游与唐婉难舍难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无缘,于是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陆游一有机会就前去与唐婉鸳梦重续、燕好如初 。
无奈纸总包不住火,精明的陆母很快就察觉了此事 。
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 。
无奈之下,陆游只得收拾起满腔的幽怨,在母亲的督教下,重理科举课业,埋头苦读了三年,在二十七岁那年只身离开了故乡山阴,前往临安参加“锁厅试” 。
在临安,陆游以他扎实的经学功底和才气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被荐为魁首 。
同科试获取第二名的恰好是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