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山水情怀( 二 )


子路朗声答道:愿率领一支军队,在激烈的战场上斩将搴旗,为国家辟地千里 。
孔子赞他真勇敢 。
子贡第二个发言说,希望齐楚两个大国发动战争,就在两军激战之时,他好居间调停,陈说利害,令其解兵言和 。
孔子赞他口才真好 。
谦逊礼让的颜回却不发言 。在孔子的追问下,颜回才表示不同意子路和子贡的想法 。颜回的理想是以礼乐教化治国,从根本上消除产生战争的可能,使“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百姓长享安宁,社会永远祥和,这样,子路的所谓“勇敢”,子贡的所谓“口才”,也就用不上了 。
听罢,孔子神色肃穆地赞叹道,这就是仁德 。
尽管孔子已表示了倾向,子路仍要孔子做个明确抉择 。孔子说:“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不损耗国家财力物力,不影响百姓生产生活,不费太多口舌,避免了战争,治理了国家,实行仁政应该做的,颜回都想到了 。当然是颜回的理想最好 。
孔子施教,德育第一 。大山那仁者气象和博大,山巅那开阔的视野和凌云豪情,犹如巨大的气场,氤氲化育,正是德育好课堂 。农山顶上这堂德育课,孔子用意颇深,颜回受到鼓励,更加注重道德修养 。子路、子贡也校正了各自理想,子路勇而重德,为政以仁,受到孔子多次表扬;子贡经商、搞外交,皆以安国利民为准则 。
了解山民苦难完善仁政构想
孔子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清楚地知道,较之城市和平川,山区民众生活更贫穷,苦难更深 。孔子登山或途经山区时,常常留意了解山区的民情民意 。
有一次,孔子带着学生从泰山脚下经过,看见一妇人在坟墓间悲哀地哭泣 。孔子停下,同情而关注地俯身细听,又派子路去问那妇人是否连遭不幸 。妇人答道,先前她的公公葬身虎口,接着丈夫又被老虎咬死,如今儿子也被老虎吃了 。孔子听不下去了,忙问,既是这样,为啥不离开这里呢?妇人的回答是这里没有苛政 。这让孔子既痛心又震惊,对学生说,“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
泰山脚下这不忍耳闻的民情民意,更加坚定了孔子师徒推行仁政的意志,同时他们也深切地明白了一个道理:要行仁政,必须先除苛政;苛政不除,仁政难行 。这在孔子短暂的为官之时和其一些入仕弟子的施政实践中,都有充分体现 。晚年,当得知弟子冉求积极帮助鲁国执政者季氏搜刮百姓,孔子立即怒斥道:“非吾徒也!小子可鸣鼓而攻之 。”
有道是,深山大泽,实藏蛟龙 。常到山中走走,没准就会遇上高人 。
一次在泰山游览,孔子见到一位名叫荣启期的奇特老者 。老人已是高龄,身上穿着简陋不堪,却乐呵呵地边走边弹琴唱歌 。孔子上前执礼,问他为啥这样快乐 。年届九十的荣启期答道,虽贫穷一生,也自知来日不多,但“贫者,士之常也 。死者,人之终也 。处常得终,当何忧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