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读后感精选( 二 )


结果就是西医上的普通疹子 。
《朝花夕拾》里,好像鲁迅也提及到他的父亲的死和中医有关 。有几段描写,说中医大夫让鲁迅去药房抓药,荒诞可见一斑 。
都说鲁迅“弃医从文”,但是读完这几段之后,发现鲁迅根本没有弃医啊 。中西医和科学迷信的边界,鲁迅的态度也摆得很清楚了:社会的进步,永远要靠德先生和赛先生齐心协力:缺一不可 。
《彷徨》读后感(二):一个文学家最大的本能,是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小时候不喜欢鲁迅,他总是那副大胡子浓眉毛的严肃表情,说一些听不懂的尖锐言辞——就算听不懂,也知道他的话刻薄得很 。现在却觉得,鲁迅的小说极有味道,每一字都值得推敲,每句话都唇齿留香 。让人惊叹,也让人羞惭,他是以何种的天分在刚开始创作之初就写下这些深刻的细节,敏锐的洞察 。鲁迅的小说很有回味,你读完了,好似一个故事结束了,又好像是没读懂,在网上查查解析,说得还是那些套话,他想说的好像又不止那些 。就在这懵懵懂懂、不明不白之中,你得一遍又一遍去读,每次似乎都能理解这位作家深一点,更深一点 。我仍然是读不懂鲁迅的,即便我知道那个时代的背景,他言语中的讽刺 。
小说言语上仍然有些文白夹杂(即是是为了故意突出主人公的守旧古板,也有今时往日白话之变迁的原因),有些地方省略太多,仅以“他们…”“虽然…”代替 。这是否是鲁迅为了营造意犹未尽的氛围?但总得来说,这样的地方太多了,大多数读者无法原样复制他内心的波澜壮阔(他心里的戏真的太多),因而很容易出现文意上的隔膜,对于文章的理解总有种隔着纱与窗户纸的不透彻 。也许,鲁迅本就没指望很多人读透彻 。
我最喜欢他的仍然是他文本的极大包容性,简简单单一句话,就是对某个社会问题精准的一击 。例如不上班的局长,抽大烟的七大爷,这种举重若轻的力量,就是文采吧 。他对生活看得太深,所以每一笔都写得那么准 。怒其不争的揭露,哀其不幸的怜悯,想要振臂疾呼的隐痛:闻一多说,一个诗人最大的本能,是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鲁迅配得上这句话 。
【彷徨读后感精选】《彷徨》读后感(三):#读鲁迅#02
鲁迅第二部短篇集,书写了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下,个体的迷茫、彷徨和无助 。《祝福》:祥林嫂是中国封建礼教下,妇女婚姻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多重磨难下的悲剧人物 。她除了要忍受个体悲惨经历的伤痛,更要承受外界的眼光和嘲弄,比之孔乙己的悲剧过之而无不及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由革命年代热血青年变成意志消沉的文人 。小说的氛围渲染特别到位 。《幸福的家庭》虚实交叉 。一个穷困潦倒的作家要写一个关于幸福家庭的小说,在不断构思的想象中,一步步滑向现实 。《肥皂》戳破封建复古派的画皮,揭露其反动本质和肮脏灵魂 。《长明灯》像是另一个版本的“狂人”,试图打破那个充满迷信色彩的长明灯,可惜最终还是被卫道士们禁锢起来 。《示众》使用白描手法,把一众冷漠看客的嘴脸刻画出来 。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究竟示众者为何,犯何罪,只用简短的两个场景,调动看客的丑态 。对于他们来说,围观这个动作才是重点 。其中意味,今天的吃瓜群众深有体会吧 。《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名字就充满了戏谑,一个十足的不学无术,满肚子男盗女娼,吃喝玩乐的人一朝发迹,就要装腔作势,附庸风雅,结果是笑料百出 。令人惊讶之处是,学术界的人竟然对其附和拍马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和《在酒楼上》的吕纬甫较为相似,命途更加多舛 。大概是当时代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境遇罢了 。他亲手制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挟其中,品味境遇之孤独 。最后通过“自戕式”的复仇向社会做出绝望的反抗 。《伤逝》中的一对男女,冲破封建势力的阻碍,追求婚姻自由,成立家庭 。最终没能逃过柴米油盐的世俗生活的消磨,劳燕分飞,一“伤”一“逝” 。《兄弟》:借助周作人的日记,可以看出本文更像是作者对兄弟往昔情谊的一种记述和追忆 。《离婚》通过两个场景的对话,勾画出一个离婚妇女的悲剧人生,拷问时代和社会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