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成功的故事

关于郑成功的故事关于郑成功的故事 一:
郑成功的励志故事
郑成功明清之际收复台湾之名将 。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 。出生于日本初名福松;七岁归国就学塾师奇之为他取名曰森指为可造之材;十五岁后入太学为监生;仰慕钱谦益因执贽为弟子;钱谦益甚重之乃号其字曰大木许其将为栋梁之选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太学解散郑森归闽 。
同年闰六月皇裔朱聿键依郑芝龙而建国福州改元为隆武元年(1645年) 。郑芝龙即“命其子郑森为隆武帝侍卫” 。当时郑芝龙的弟弟“鸿逵引其子肇基见于王王赐之姓 。芝龙闻之亦引森入见王奇其貌与语大悦之抚森背曰:‘恨朕无女妻卿;当尽忠吾家无相忘也’ 。赐国姓名成功命为御营中军都督仪同附马都尉宗人府宗正;自此中外称之为国姓” 。其时“日本国王闻芝龙贵宠亦送翁氏(即田川氏)至安平”;“田川氏遂痛舍七左卫门(郑成功弟)于隆武元年(西元1645年)十月得至福建安海镇安平城 。成功还里省母其母以事君秉诚竭忠教之 。成功因立大志以中兴明室为己任乃彻夜写作《恢复大业治兵筹饷锐精兵器之要策》一疏送上隆武帝阅览”(台湾“三军大学”1972年编著《中国历代战争史卷十七》) 。[由www.smesun.com整理]
隆武元年十二月隆武帝亲征经延平府至建宁府(今福建建瓯市) 。
隆武二年二月隆武帝由建宁府回驻延平 。郑成功“常与隆武帝谈到国家的前途军事的利弊说到激昂慷慨的地方君臣甚至于抱头痛哭” 。此时“隆武帝知郑氏不足以有为决心出汀州入赣州与湖南为声援 。二月帝至延平芝龙不欲帝出即率军民数万人遮道呼号以留之隆武帝遂驻在延平” 。有一天成功见隆武帝愁坐因跪奏曰:“陛下郁郁不乐得毋以臣父有异志耶臣受国厚恩义无反顾臣以死捍陛下矣 。”
三月间“赐姓成功条陈:‘据险控扼拣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 。隆武叹息”;下旬“吉安陷郑彩弃广信(治今江西上饶)奔入关(今福建武夷山分水关)未几抚州陷……报至行在大震;上削彩职戴罪图功”“命郑成功自延平出兵西上收拾郑彩余众进守邵武西之分水岭(光泽县与其西江西抚州等地交界处即分水岭共有九关十三隘 。其中较著名者为铁关又称铁牛关、杉关、分水关、老关又称山头关)以阻清军” 。
四月“著国姓、辅臣速约各镇鼓锐前进铅山告警必行兼顾以巩崇关(即武夷山分水关又称大安关)”;“新抚永安、沙县山寇头目一万十三名……听国姓节制”;“敕国姓成功兼顾大安关仍益兵防扼恐有清骑突入” 。
六月一日仙霞岭驻军兵哗;守将郑鸿逵误谓清兵至弃军徒跣逃跑;三日夜抵浦城 。行在闻知大震削夺郑鸿逵之封爵 。同时隆武帝晋封郑成功为“忠孝伯”挂“招讨大将军”印使移军前往镇守浦城仙霞岭即正北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