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读后感锦集( 二 )


在文化与文明的传统中,作者梳理了物质、工业、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人类生活困境转型 。从阿诺德的前现代色彩文化定义(世人所思、所表的最好之物)出发,生发出了许多有着政治经济历史背景的等级观念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也生发了一场关于大众文化的讨论,主要阵营分为审美自由主义、企业自由主义、激进主义或是社会主义 。同时涉及到多种层次的划分方式,如高雅/平庸/野蛮 。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读后感(二):斯道雷与开放中的文化研究学脉
常言道,一本书再版的次数决定了其畅销的程度,毕竟,所谓“再版”即以原版本为基础进行较大修改,有时甚至是脱胎换骨的改造,能够持续进行修订与完善足以见得文本本身在内容上所具备的生命力 。在我面前,这本由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约翰.斯道雷(John Storey)所著《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后简写为《导论》),作为一部标准的学术著作,截至目前为其止英文版已更新至第八版(2018.12) 。当我阅毕最后一页掩卷沉思时,不免感叹这部经典著作其经久不衰中散发着的魅力,可以说,《导论》是我开始认真阅读文化研究相关著作后,最为愉悦和精彩的一次阅读体验 。一方面,这源于常江老师相对通俗和接地气的译术水平;在另一方面,斯道雷本人在本书中借其具有的博识打捞并串联起我在之前阅读中了解和接触的零星学术思想,为我编制了一幅相对完整的关于文化研究的学脉地图,重点在于通过历时态的思想史梳理,较为清晰的呈现出了库恩所谓“范式革命”是如何在不同阶段的文化研究学脉中得以发生 。
斯道雷作为英国伯明翰学派元老级人物格雷姆.特纳的“高足”,其“伯明翰血统”固然重要,但真正促成《导论》畅销的根本却在于它本身的内涵与价值——全面而系统地梳理、阐释了各种文化理论,包括“文化与文明”传统、文化主义、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 。由于本书是对文化研究的进行的一种地图式的谱系关系梳理,所以我尚不能持一个总体观点对斯道雷笔下的思想史进行系统解读,所以在此我提出几个在自己阅读过程中比较感兴趣的地方 。
《导论》挪用葛兰西“霸权”的概念(又译“文化领导权”)考察和阐释了大众文化及其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探究当下大众文化消费中隐含着的意识形态,为现实提供了一套具有解释力的理论资源 。具体地讲,根据葛兰西的理论框架,大众文化既非结构主义意义上自上而下的文化扭曲,也非文化主义意义上自下而上的文化自我确认,而是受制于相互冲突的各种关系的角力场,所以在斯道雷看来,葛兰西霸权理论能有效避免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为重构大众文化研究中的理论及政治问题提供可能性 。以霸权概念代替统治概念是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修订:资产阶级之所以能够成为具有霸权地位的领导阶级是因为其能够一定程度上容纳对抗阶级的文化及价值观;这种霸权并非意在消除工人阶级文化,而是在于将工人与资产阶级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耦合 。换言之,既不存在大众的真实文化场域,也不存在原汁原味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个充满谈判、协商、对话与斗争的场域,于其间争夺霸权的关键是要占领“常识”与大众文化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