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和传统诗词的区别 古代文学史

一、 有别于宋词的酸酪之趣 
1、 格律自由 
2、 语言俚俗、灵动自由.
3、 抒情直切、酣畅淋漓.
4、 内在冲突、对抗而非和谐.
二、化丑为美的倾向.
有两层含义,一是将传统观念中视为丑的东西作为艺术的表现对象;二是打破传统艺术的典范格局,以一种对立的形态构成新的艺术风格.以 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而独秀文坛,以其不同于唐诗宋词的美学风采而成为中国外呢学宝库中别具一格的体裁,它淋漓酣畅、泼辣直白、诙谐风趣、热烈尖锐、富于动 感,以俗破雅,以俗成趣,语言自由活泼,充满活力.描绘和书写的对象不限美丑雅俗,表现力丰富宽广,备受文人青睐,成为元代敞骸搬缴植剂邦烯鲍楼文学成绩最高的体裁之一.
.元散曲与传统的诗、词有何不同 一、 有别于宋词的酸酪之趣1、 格律自由2、 语言俚俗、灵动自由 。
3、 抒情直切、酣畅淋漓 。
4、 内在冲突、对抗而非和谐 。
二、化丑为美的倾向 。
有两层含义 , 一是将传统观念中视为丑的东西作为艺术的表现对象;二是打破传统艺术的典范格局 , 以一种对立的形态构成新的艺术风格 。
以 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而独秀文坛 , 以其不同于唐诗宋词的美学风采而成为中国外呢学宝库中别具一格的体裁 , 它淋漓酣畅、泼辣直白、诙谐风趣、热烈尖锐、富于动 感 , 以俗破雅 , 以俗成趣 , 语言自由活泼 , 充满活力 。
描绘和书写的对象不限美丑雅俗 , 表现力丰富宽广 , 备受文人青睐 , 成为元代文学成绩最高的体裁之一 。
散曲和传统诗词的区别 古代文学史

元散曲和诗词区别 古代的诗配乐 , 是可以用来唱的 。
所以叫诗歌 。
诗与词的最大区别是格律不同 , 诗讲究对仗工整 , 字数统一 。
或七言或五律 。
而词则有固定的格式 , 唐后兴起 。
它依据词牌名不同而区分 。
元曲是元朝的戏曲 。
因为当时是的朝廷蒙古族 , 因此限制汗文化 , 所以文人只能改变旧的格律 , 形成新的问题 。
因此叫元曲 , 实则无变化 。
元代散曲哪位作者影响最大? 元代散曲作家约200余人 , 作品4300多首 , 其中小令3850余首 , 套曲450余套 。
由于正统的文学观念不重视散曲 , 很少有人搜集编次成册 , 散佚的作品当不在少数 。
元代散曲创作可分为前、后两期 , 大略以元成宗皇庆、延□为界 。
前期散曲作家的活动中心在大都(今北京) , 这是散曲兴盛时期 , 作家队伍中有地位显赫的达官贵人、文人雅士 , 如刘秉忠、杨果、卢挚、姚燧等;有著名的杂剧作家 , 如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等;还有教坊艺人 , 如珠□秀等 。
由于作家的社会地位高下不同 , 思想感情各异 , 艺术素养差别也很大 , 使前期散曲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局面 , 而散曲作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也逐步走向成熟 。
在各类作家中 , 那些地位高、有才名的文人雅士如杨果、姚燧等人 , 对新兴的诗歌体裁虽有兴趣 , 但只在游宴应酬场合小试才情 , 而且常以词的写法绳曲 , 所以尽管也有清新之作 , 却不能充分表现散曲的艺术特点 。
至于教坊艺人的作品 , 一般说来题材较窄 , 艺术上也较为粗糙 , 加之散佚甚多 , 不能探其全豹 。
最有成就的还是那些兼作杂剧的作家 , 如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等人 。
他们的作品既有民间文艺的通俗平易、质朴自然的意趣 , 又经过锤炼开拓 , 提高了散曲的境界 , 如马致远的《秋思》套曲 , 关汉卿的《不伏老》套曲以及他们的小令等 。
他们对于散曲成长为一种富有特色的诗歌体裁 , 作出了很大贡献 。
后期散曲作家的活动中心 , 逐渐移至杭州一带 。
随着散曲的繁盛和发展 , 这一时期的作家队伍有了新的变化 , 出现了一批专攻散曲 , 或主要精力、主要成就在于散曲创作的作家 , 如张可久、乔吉、贯云石、徐再思等人 。
他们对于散曲的体制和规律勤于探究 , 写出不少好作品 , 丰富了散曲园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