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和传统诗词的区别 古代文学史( 五 )


宋代文人完全没有这般粗犷 , 逐渐变得内向、细腻、敏感 , 他们的心胸也没有唐人那般阔大 , 器宇也没有唐人那般轩昂 , 气势当然更没有唐人那般豪迈 , 他们逐渐变得越来越狭隘、萎靡、甚至有点颓唐 。
(3)由于民族和国家在现实生存上一直受到威胁 , 长期以来入自我中心的天下主义遇到挫折时 , 自我中心的民族主义开始抬头 。
北宋的石介写了现在最早的一篇《中国论》 , 文人们为了民族的自尊和自存 , 凸显汉民族的优越与汉文化的优越 。
宋代理学的兴盛也与士人强调自己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有关 。
由于内向 , 由于焦虑 , 由于敏感 , 宋代走向伦理主义 , 也就是生活和观念中极度高扬道德伦理 , 如强调“存天理 , 灭人欲” , “饿死事小 , 守节事大”这样极端严峻的伦理立竿准则 。
这造成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冲突与紧张 , 也造成了人们人格的普遍分裂 。
(4)宋代商业的繁荣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的转变 , 大都市的形成也带来了人们对娱乐的渴求 。
市井生活不仅提供了新题材 , 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 , 也创造出适应这种生活的艺术形式、艺术风格 。
2.在元代登坛树帜、独领风骚的文学样式是元曲 。
而人们通常所说的 元曲 , 包括剧曲与散曲 。
剧曲指的是杂剧的曲辞 , 它是戏剧这一在舞台表演的综合艺术的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散曲则是韵文大家族中的新成员 , 是继诗、词 之后兴起的新诗体 。
在元代文坛上 , 它与传统的诗、词样式分庭抗礼 , 代表了元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
元代散曲的思想内容 ,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黑暗现实 , 寄托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
如张养浩的《潼关怀古》、张可久的〔醉太平〕小令、张鸣善的《讥时》小令等 , 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元代社会中□佞当道、百姓受难的现实 。
尤其是睢景臣的《高祖还乡》 , 直接冲击了“至高无上”的君权思想;刘时中的《上高监司》前、后套 , 更深刻暴露了元代政治经济制度的腐败 。
②慨叹世情险恶 , 向往脱离现实生活 , 归隐田园 。
这一类作品数量众多 , 它们反映了元代士人们的身世之感以及他们中普遍存在的消极避世情绪 。
但其中也有在强烈表达对险恶世情的激愤以后表示不如归隐的作品 , 如马致远的《秋思》套曲 。
③歌唱爱情及描写闺怨 。
这类散曲数量上不少于归隐之作 。
它们一般都写得想象丰富 , 语言直白 , 意境逼真率直 , 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受民间歌谣的影响 。
④写景 。
这是元散曲中又一重要题材 , 而且风格多样 , 色彩绚丽 。
在描写山河秀色时 , 不少作品以疏放豪宕的铺叙 , 表现出了曲的特有意境 。
但是和传统的诗歌相比 , 和同代的杂剧相比 , 元散曲的题材显得比较狭窄 , 不少作品的思想倾向也比较消极;同时 , 也有一些格调较低的游戏、应酬之作 。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
跪求:选定一首诗歌、宋词、元散曲,把它改成现代歌词 以张可久和乔吉活跃于曲坛为标志 , 元代散曲的发展进入了后期 。
张、乔二人过去被称为“曲中双璧” , 目为清丽派的代表 。
张可久的声名又在乔吉之上 。
他是第一个专力写散曲的人 , 不写杂剧 , 也没有诗文留下 , 散曲却有八百多首 , 占现存元人散曲的五分之一 。
这里面绝大部分是小令 , 只有九个套数 , 可见他是把精力凝注到散曲的典雅化上面的 。
我们知道 , 曲中的小令近词 , 套数近剧 , 相对来说 , 套俗令雅 , 这是一般的规律 。
兼之可久刻意雕琢 , 运用诗词的字面、句法 , 含蓄、凝炼的表达方式 , 遂使其曲骚雅、蕴藉 , 成为清丽派的宗师 , 在明清两代获得了不少的崇拜者 。
然而他的风格也不是单一的 , 俊快轻盈、哀惋凄艳、刚健豪放 , 也同时可以在他的曲中找到;不过万变不离其宗 , 最后同归于雅 , 早期散曲(特别是民间创作)的“蒜酪风味” , 渐渐的淡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