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和传统诗词的区别 古代文学史( 四 )


同时 , 在艺术上 , 衬字还明显具有让语言口语化、通俗化 , 并使曲意诙谐活泼、穷形尽相的作用 。
例如关汉卿《不伏老》套数 , 〔黄钟尾〕一曲 , 把“我是一料铜豌豆”七字 , 增衬成“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 这一来 , 显得豪放泼辣 , 把“铜豌豆”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
第二 , 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 。
传统的抒情文学诗、词的语言以典雅为尚 , 讲究庄雅工整 , 精骛细腻 , 一般来讲 , 是排斥通俗的 。
散曲的语言虽也不乏典雅的一面 , 但从总体倾向来看 , 却是以俗为美 。
披阅散曲 , 俗语、蛮语(少数民族之语)、谑语(戏谑调侃之语)、嗑语(唠叨琐屑之语)、市语(行话、隐语、谜语)、方言常语纷至沓来 , 比比皆是 , 使人一下子就沉浸到浓郁的生活气息的氛围之中 。
散曲的句法讲求完整连贯 , 省略语法关系 , 直接以意象平列和句与句之间跳跃接续等诗、词中常见的写法 , 在散曲中却较少见 , 因而 , 散曲的语言明显地具有口语化、散文化的特点 。
明凌蒙初《谭曲杂札》评散曲的语言“方言常语 , 沓而成章 , 着不得一毫故实” 。
清黄周星《制曲枝语》云: “曲之体无他 , 不过八字尽之 , 曰:少引圣籍 , 多发天然而已 。
”都是对散曲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语言风格的精辟概括 。
第三 , 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 。
在我国古代抒情性文学的创作中 , 尽管存在着各种风格争奇斗妍各逞风骚的情况 , 但含蓄蕴藉始终是抒情性文学审美取向的主流 , 这一点在诗、词创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
散曲在审美取向上当然也不排斥含蓄蕴藉一格 , 这在小令一体中表现得还比较突出 , 但从总体上说 , 它崇尚的是明快显豁、自然酣畅之美 , 与诗、词大异其趣 。
任讷对散曲的这一审美取向作过精彩论述:“曲以说得急切透辟、极情尽至为尚 , 不但不宽弛、不令蓄 , 且多冲口而出 , 若不能待者;用意则全然暴露于辞面 , 用比兴者并所比所兴亦说明无隐 。
此其态度为迫切、为坦率 , 恰与词处相反地位 。
”散曲往往非但不“含蓄”其意 , “蕴藉”其情 , 反而唯恐其意不显 , 其情不畅 , 直待极情尽致酣畅淋漓而后止 , 上举关汉卿《不伏老》套数〔黄钟尾〕一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同时 , 由于散曲多借用“赋”的铺陈白描的表达方式 , 可以随意增句和增加衬字 , 可以有顶针、叠字、短柱对、鼎足对等多种手法 , 也对这一审美取向的形成 , 起了推波助澜之效 。
从上述散曲的特点可见 , 比之传统的抒情文学样式诗、词 , 散曲身上刻有较多的俗文学的印记 。
它是金元之际民族大融合所带来的...
1.宋代宋词的内涵精神, 2.元代作品中反应的作家人格 。
忘大神给出详...1.(1)宋朝一开国就没有唐朝那种宏大的气象 , 唐朝一建国就开疆拓土 , 将自己的版图向北、南、西不断延伸 , 宋朝开国后自始至终就没有办法收复北方的幽燕与南方的交州(今天广东、广西、越南北部 , 此处指越南北部) , 而且北宋一直受到北边的辽、西北的夏 , 南宋又一直受到女真(金)与蒙古的威胁 , 宋朝与这些外族政权从开始的称兄道弟到最后的纳贡称臣 , 这是宋代上至皇帝下至士人内心难以言传的隐痛与屈辱 , 陆游的一首诗歌标题道尽了所有宋代人黄粱美梦——《五月十一日夜且半 , 梦从大驾亲征 , 尽复汉唐失地》 , 可惜“尽复汉唐失地”的确只有在梦中才能实现 , 所以宋朝从开国到灭亡 , 爱国主义的诗词都特别兴盛 。
(2)宋朝不仅国家的版图从前朝向外扩张转而向内收缩 , 宋朝士人的精神世界也从盛唐人的开朗张扬变为内敛退缩 。
唐朝“男儿本自重横行 , 天子非常赐颜色”(高适《燕歌行》) , 且不说李白夸耀自己“杀人红尘里” , 即使文雅的王维也高喊“孰知不向边庭苦 , 纵死犹闻侠骨香”(《少年行》) 。